遞鋪的意思、遞鋪的詳細解釋
遞鋪的解釋
見“ 遞鋪 ”。
亦作“ 遞舖 ”。即驿站。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獄訟賦輸,使任其殿負,文檄付遞鋪,一人不至縣庭。”《元史·兵志四》:“急設遞鋪,以達四方文書之往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隻怕遞舖悮事。”
詞語分解
- 遞的解釋 遞 (遞) ì 傳送,傳達:傳遞。投遞。遞送。遞交。遞眼色(以目示意)。呈遞國書。 順着次序:遞補。遞變。遞增。遞減。遞升。遞降(刵 )。 古代指驿車。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鋪的解釋 鋪 (鋪) ū 把東西散開放置,平擺:鋪開攤平。鋪床。鋪墊(a.卧具;b.襯托,陪襯,寫作技巧之一)。鋪張。平鋪直叙。 鋪 (鋪) ù 商店:飯鋪。肉鋪。鋪面。 床:床鋪。搭鋪。卧鋪。 舊時的驿站:
網絡擴展解釋
“遞鋪”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發音區分其具體意義:
一、古代驿站機構(讀音:dì pù)
-
基本定義
遞鋪是中國宋元時期設立的官方文書傳遞機構,兼具接待功能,類似現代郵政與驿站的結合體。
-
功能與運作
- 傳遞方式:分為步遞(步行,日行200裡)、馬遞(騎馬)、急腳遞(加急)三種形式。
- 人員構成:鋪兵需參軍後才能任職,負責文書傳遞及官員出行物資(如青羅傘蓋、旗幟)管理。
- 隸屬關系:北宋元豐改制後隸屬尚書省,稱“省鋪”。
-
曆史記載
《元史·兵志》明确記載其重要性:“設急遞鋪,以達四方文書之往來”,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也提及遞鋪的文書傳遞職能。
二、成語含義(讀音:dì pū,存疑)
部分詞典提到“遞鋪”可作成語,形容互相推诿責任(如“鋪”指床鋪,引申為推卸)。但此解釋在其他權威曆史文獻中未見佐證,可能與方言或特定語境相關,建議結合具體發音(dì pū)及上下文判斷。
三、現代延伸
如今“遞鋪”一詞多用于地名(如浙江“十裡鋪”),保留了古代驿站的地理标識意義。
建議進一步查閱《宋史》《元史》等史料,或結合具體語境确認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遞鋪(dì pū)這個詞是指提供遞送貨物的服務機構,特指舊時的郵局或特快專遞機構。拆分部首為"辶"和"甫",辶是"走"的意思,甫表示人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是由"遞"和"鋪"兩個字組成。"遞"表示傳遞、轉交的意思,"鋪"表示店鋪、服務機構的意思。繁體字為「遞鋪」。在古時候,遞鋪的寫法有所變化,使用的是「遞鋪」的繁體字形式,其中的「遞」表示傳遞,「鋪」表示店鋪。以下是一個使用遞鋪的例句:我把包裹寄給了遞鋪,希望它能及時送到目的地。一些類似的詞有郵局、快遞點等。繁體字為「遞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