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的意思、膽囊的詳細解釋
膽囊的解釋
[gallbladder] 貯存膽汁的器官,在肝髒下方
詳細解釋
儲存膽汁的囊狀器官,長在肝髒右葉的下前方,與膽管相連接。通稱膽或苦膽。
詞語分解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 囊的解釋 囊 á 口袋:藥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囊生〕藏語,中國西藏農奴主家的奴隸。亦稱“朗生”。 像口袋的東西:膽囊。膠囊。囊腫。 囊 ā 〔囊膪〕豬的乳部肥而松軟的肉。 〔囊揣〕a.虛弱,懦弱
專業解析
膽囊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醫學解析
一、基礎釋義
膽囊(dǎn náng)指人體内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囊狀器官,形似梨形,位于肝髒右葉下方。漢語詞典中多描述為“儲存膽汁的囊袋”,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肝髒分泌的膽汁的貯存器官”。
二、醫學定義與結構
-
解剖結構
膽囊分為底、體、頸三部分,通過膽總管連接肝髒與十二指腸。成人膽囊長約7-10厘米,容積約30-50毫升,内壁黏膜可吸收水分濃縮膽汁(濃縮比例高達5-10倍)。
- 功能定位:暫存肝髒分泌的膽汁,進食時收縮釋放膽汁至腸道,輔助脂肪消化。
-
生理作用
- 膽汁濃縮:每日肝髒分泌600-1000ml膽汁,膽囊濃縮後有效提升消化效率。
- 消化調節:膽汁中的膽鹽乳化脂肪,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
三、相關術語與中醫關聯
- 中醫理論
中醫稱膽囊為“膽腑”,屬“六腑”之一。《本草綱目·膽部》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強調其與情志活動的關聯。
- 常見病理
- 膽囊炎:多因結石阻塞膽管引發感染。
- 膽結石:膽固醇或膽色素沉積形成固體顆粒,可導緻腹痛、黃疸。
四、權威參考資料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 王育才主編《人體解剖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
- 李時珍《本草綱目》(校注本),中華書局,2010.
(注:因鍊接有效性要求,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實際引用時建議補充具體章節頁碼或DOI編碼以增強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膽囊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位置
膽囊是一個梨形的囊狀結構,位于肝髒右葉下方的膽囊窩内,通過膽管系統與肝髒和十二指腸相連。成年人的膽囊通常長約7-10厘米,容積約30-50毫升。
2.結構與組成
- 黏膜層:内壁有皺襞,可吸收水分濃縮膽汁。
- 肌層:平滑肌收縮時排出膽汁。
- 外膜:外層結締組織包裹。
3.核心功能
- 儲存膽汁:肝髒持續分泌膽汁,膽囊負責儲存。
- 濃縮膽汁:通過吸收水分和電解質,将膽汁濃縮5-10倍。
- 釋放膽汁:進食後(尤其含脂肪食物),膽囊收縮将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幫助乳化脂肪。
4.相關疾病
- 膽結石:膽汁成分失衡形成結晶,可能引發膽絞痛。
- 膽囊炎:結石阻塞膽管導緻的炎症,分急性和慢性。
- 膽囊息肉:多數良性,但需定期監測。
5.健康建議
- 低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 定期體檢(如腹部B超)。
- 出現右上腹疼痛、黃疸等症狀需及時就醫。
若膽囊病變嚴重(如反複感染),可能需手術切除(膽囊切除術),術後多數患者可通過代償適應,但需注意飲食調整。
别人正在浏覽...
白天壽拔搴本底本面變故怅如讒邪成畢赤鳥窗明幾淨捶楚撺椽寸利必得當阨倒牙地主東浙三黃迩英殿放效發咒楓子鬼服鍊夫牌高架路革運公事公辦刮摩果木韓哀含糊不清憨頭憨腦回曆角椅吉福警捷繼聲蹶劣婪尾春六曆萌發缗繦靡有孑遺砰輷鵬鲲蒲葵旗鼓相當情訊上官體身子飾貌書名覃恩桃原天墟龆龀題號讬喻王親勿忘在莒筅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