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勿忘在莒的意思、勿忘在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勿忘在莒的解釋

比喻不忘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勿忘在莒”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不要忘記在莒國的經曆”,比喻不忘本、銘記過去的艱難歲月或曆史教訓。核心思想是通過回顧曾經的困苦,激勵當下奮發圖強,避免重蹈覆轍。


二、曆史典故

成語包含雙重曆史背景:

  1. 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子小白)曾因内亂逃亡莒國,後回國即位成為霸主。他在宴飲得意時,被鮑叔牙提醒“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呂氏春秋·直谏》),意在告誡其居安思危。
  2. 戰國時期:燕國攻齊時,齊國僅剩莒城與即墨兩城,最終以莒城為基地成功複國(《史記·田單列傳》)。後世借此引申為“不忘收複失地”。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擴展

通過多重曆史積澱,“勿忘在莒”既承載着個人勵志色彩,也蘊含家國情懷,成為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精神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勿忘在莒》的意思

《勿忘在莒》是一句語言通俗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忘本、忠于職守、不負責任的含義。它是指古代魯國有個名叫“勿歡”的官員,他被任命為莒縣縣令後,勤勉盡責,不以權力沾染自己,純潔無暇,後世流傳并用來形容忠誠、遵守職責的人。

部首和筆畫

成語《勿忘在莒》的部首是口,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定公二年》記載中,“勿忘”是勿歡的名字,莒指的是莒國,莒縣指的是魯國的地方行政單位。

在繁體字中,“勿”和“莒”仍然保留着原本的形狀和書寫方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成語《勿忘在莒》為例,“勿”字在金文中是倒立的大口旁形狀,隸書中則變為了從上往下斜的勺形,楷書中則變成了現在常見的形态。

而“莒”字在金文中是甲骨文版的形狀,後來變為了上面是半邊草、下面是幾根直線的形态。

例句

1. 他始終忠誠于公司,真正念在心裡 "勿忘在莒"。
2. 作為一個公務員,應該時刻銘記 "勿忘在莒" 的使命感。
3. 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絕對會 "勿忘在莒",不會對朋友有任何背叛之舉。

組詞

不忘初心、忠誠、職守、遵守、責任、使命

近義詞

忠誠、盡責、守信、牢記使命

反義詞

忘恩負義、背叛、不負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