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粹正的意思、粹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粹正的解釋

純正。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蓋其德性粹正得之天,而襮其真於外者,於文其大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粹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品、學問或事物的純粹與端正。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純粹而端正

    指人或事物本質純良、不摻雜邪念,且符合道德規範。

    《漢語大詞典》釋為:"純正,無邪雜"(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精粹而中正

    強調内在品質的精煉與外在行為的合乎法度,常用于評價學問或德行。

    《古代漢語詞典》釋為:"精純正直"(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2014年)。


二、字源解析


三、經典用例

  1. 人品評價

    "其德粹正,不為流俗所移。"

    ——形容品德高尚、堅守正道之人(參考:《曆代人物評傳·卷三》)。

  2. 學問評判

    "文章粹正,深得儒雅之旨。"

    ——指學術思想純正,符合傳統精髓(參考:章太炎《國故論衡》)。


四、近義辨析

詞彙 側重方向 與"粹正"差異
純正 強調無雜質 較少包含"行為端正"義
端正 側重外在規範 未強調内在純粹性
醇正 多形容味道/風格 少用于道德評價

五、權威參考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出版社信息以供溯源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粹正”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純正”,常用于形容品德、思想或事物的純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粹”指純淨無雜質,如“純粹”“精粹”;“正”表示符合标準、不偏斜。組合後,“粹正”強調内在的純正性,例如品德高尚、思想無雜念或事物的本質純粹。

  2. 引申應用
    清代學者梅曾亮在《太乙舟山房文集序》中提到“德性粹正”,指人的道德天性純良,自然表裡如一。


二、用法與示例


三、相關詞義對比

詞語 側重方向 示例
粹正 道德/本質的純粹性 德性粹正
純粹 物質的單一性 純粹黃金
端正 行為規範 品行端正

四、來源與權威性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班谒标準台次列蔥昽大衫疊意訛人發明家法伍浮年鋼筆套幹戈載戢革角功敗垂成鴻鹄之志篲星惠中戶說劍客焦化矯世變俗羁孤纍牛樂轶梁家黛裂帛臨敵易将淩寒鹿床鹿茤唛啶謾天謾地名高牛皮癬篇第樸馬清澄赇貨牣充肉糜辱賤喪亂身廢名裂聲母庶蠱說笑話樹種絲簧松刺炭火談绮貪潤微密緯象委杖儛招遐邈香山寺笑咍咍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