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帛的意思、裂帛的詳細解釋
裂帛的解釋
(1).撕裂缯帛。《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
(2).指撕裂缯帛發出的清厲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水浒傳》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時候,隻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艾明之 《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 發出一聲聲和她年齡不相稱的裂帛似地叫喊。”
(3).裁帛作書。《文選·江淹<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 李善 注:“《漢書》曰:‘ 常惠 教 漢 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書, 蘇武 等在某澤中。’” 唐 徐彥伯 《拟古》詩之一:“裂帛附雙燕,為予向 遼東 。”
(4).指古代的書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欲其詳悉於體國,必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詞語分解
- 裂的解釋 裂 è 破開,開了縫(坣 ):裂開。裂紋。裂縫。裂痕。裂變(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過程)。裂隙。裂罅(裂縫)。分裂。破裂。決裂。割裂。扯裂。 裂 ě 物體的兩部分向兩旁分開:裂着懷
- 帛的解釋 帛 ó 絲織品的總稱:布帛。帛書。帛畫。化幹戈為玉帛(喻變争鬥為友善)。竹帛(指書籍)。簡蠹帛裂(書壞了)。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裂帛”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為不同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撕裂缯帛(字面含義)
指古代撕裂絲織品的行為,常見于祭祀或禮儀場合。如《左傳》記載“裂裳帛而與之”。
-
清厲的聲音(拟聲引申)
形容類似撕帛的尖銳聲響。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四弦一聲如裂帛”。
二、文學與曆史引申義
3.裁帛作書(書信載體)
古代用撕裂的帛布書寫信件,如江淹《恨賦》“裂帛系書,誓還漢恩”。
- 代指古代書籍(文化象征)
因帛曾為書寫材料,“裂帛”在古文中可泛指書籍。
三、現代特殊用法
5.比喻深厚情感(成語化表達)
部分文獻将其引申為形容友誼或情感如絲帛般堅韌(如“裂帛之交”)。
- 現代品牌名稱
作為中國原創女裝品牌名稱,主打民族風格設計(非傳統詞義,需注意語境)。
典型例句參考
- 聲音描寫:“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琵琶行》)
- 情感比喻:“他們是裂帛之交,曆經風雨仍相互扶持。”
注:前四種釋義為古籍常見用法,後兩種為現代擴展或特殊語境用法。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裂帛(liè b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第一個部分是“裂”(liè),有着破裂、分離的意思;第二個部分是“帛”(bó),指絲織品。裂帛的意思則是“絲綢破裂”。
『裂』字的部首是「衤」,表示與衣服相關,具有細節和衣物纖維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目為5,寫法是:從左到右要素(畫),居中标橫按一問清的彎;上方收,下方自由橫收。在繁體字中,裂字的寫法為「裂」。
『帛』字的部首是「巾」,表示與巾帕相關,代表了布料和沉着穩定的特性。它的筆畫數目為8,寫法是:一豎中間、兩橫左右交;底下兩筆收尾,中間絲絲而落。在繁體字中,帛字的寫法為「白」。
裂帛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它是創作《史記》的司馬遷所用的一個詞語。裂帛的出現是為了形容一個缺乏忠誠和信任的官員離間朝廷的行為。由于《史記》是中國古代史書中的第一部,因此裂帛這個詞逐漸被中國人民所熟知,并廣泛運用于日常對話之中。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裂帛的字形是有所不同的。當時的裂字寫作「劦」,其中的「刂」表示刀劍,而「力」表示力量。帛字則寫作「布」,與現代的帛字形态相似。
一句例子:他的背信棄義的行為使皇帝對他的忠誠産生了懷疑,猶如裂帛一樣。
與裂帛相關的詞語有:破碎、斷裂、損毀。這些詞語都與裂帛的意義接近。
與裂帛相反的詞語是:完整、完好、固守。這些詞語都與裂帛的意義相反,形容沒有破裂或破壞的狀态。
以上就是關于「裂帛」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