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的意思、從兒的詳細解釋
從兒的解釋
(1).以兒輩充當的從役。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采正南陽劉祖》:“舊時長吏質樸,子皆駕禦,故曰從兒。” 王利器 注:“蓋以兒輩充從役之事,故謂之從兒也。”
(2).猶從子。《三國志·魏志·賈逵傳》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不以私計介意,又不肯以事貴人,故身退之後,家無餘積。治疾於家,借舍從兒,無他奴婢。”
詞語分解
- 從的解釋 從 (從) ó 依順:順從。盲從。從善如流。 采取,按照:從優。 跟隨:願從其後。 跟隨的人:侍從。仆從。 參與:從業。從政。投筆從戎。 由,自:從古至今。從我做起。 次要的:主從。從犯。 宗族中次于
- 兒的解釋 兒 (兒) é 小孩子:兒戲。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雄性的馬:兒馬。 女 兒 (兒) 作助詞(同前一字連成一個卷舌音):小孩兒。 女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從兒”一詞在漢語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以兒輩充當的從役
指古代讓子侄輩擔任隨從或仆役的習俗。例如《風俗通·十反·采正南陽劉祖》記載:“舊時長吏質樸,子皆駕禦,故曰從兒”()。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家族成員承擔職務的社會結構。
-
同“從子”(侄子)
在《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中提到“借舍從兒”,此處“從兒”即指侄子()。古代“從子”是家族中對兄弟之子的稱謂。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家族制度或官職安排,如“治疾于家,借舍從兒”()。
- 現代造句:
“自從兒子走失後,她終日如坐針氈,憂心忡忡。”()
三、補充說明
- 構詞解析:
“兒”本義為幼兒,後引申為子嗣或晚輩(),而“從”表示跟隨、附屬,組合後衍生出上述含義。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查閱《風俗通》《三國志》等原始文獻(來源:、4)。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從屬于或追隨某人、跟隨某個體或事物的人或物。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依附、服從或效仿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從: 部首為人,總共3畫;
- 兒: 部首為兒,總共2畫。
來源:
《從兒》一詞源自于漢語,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從”和“兒”組成。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
繁體:
《從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從兒”。
例句:
1. 他是我的忠實從兒,我可以信任他。
2. 她是那個著名導演的忠實從兒,一直為他工作。
組詞:
- 從屬:指隸屬于某個人或組織,服從其指揮或管理。
- 從事:指參與或投身于某個職業、行業或活動中。
- 從容:指态度鎮定、不慌不忙。
近義詞:
- 侍從
- 隨從
- 追隨者
反義詞:
- 領導
- 主導
- 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