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華裡的意思、華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華裡的解釋

[li,a unit of distance (=1/2killometre)] 中國的長度單位,等于500米

詳細解釋

市裡的别稱。區别于“公裡”、“英裡”。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神遊》:“距它二百四十華裡,還能看到它被衆山拱衛着的主峰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華裡”是中國傳統使用的長度單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現代定義

華裡又稱“市裡”,是中國市制長度單位。根據現代标準,1華裡 = 500米,即半公裡。它與國際單位“公裡”(1000米)和英制單位“英裡”(約1609米)相區别。


二、曆史演變

不同朝代對“華裡”的換算标準存在差異:

  1. 周秦時期
    • 以六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裡(約415米)。因當時一尺約0.231米。
  2. 清朝光緒年間
    • 改為五尺為一步,一百八十丈為一裡,一尺約0.32米,因此一裡≈576米。

三、應用場景


四、相關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數據或數學公式,可參考度量衡研究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華裡》的意思

《華裡》是一個地名詞,是指我國古代用于計量距離的單位。具體來說,華裡是中國古代以"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為标準而設立的一種長度單位,相當于現代裡程的大約五分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華裡》一詞的拆分部首為"⺅"(犬)和"田"(田),屬于"艸"(草字頭)部首。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華裡》一詞的來源是華州(今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該地區在古代一直是政治、軍事重地。因此,華裡作為計量距離的單位被廣泛采用。

繁體中,《華裡》一詞的寫法為「華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華裡》可以寫作「華裡」。其中,「華」的字形主要和現代寫法相同,而「裡」的字形在古代常常是「宀」(寶蓋)上方加上「田」。現代普遍寫作「裡」。

例句

1. 這座城市離北京有多遠?大約是500華裡。

2. 他騎馬一路疾馳,隻用了不到20華裡的時間。

組詞

華山、華盛頓、裡程

近義詞

程、裡程、哩

反義詞

不遠、短暫、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