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ve the matter further thought and discuss it later] 暫緩決斷,再作商酌;把時間放長些,多加考慮和商量
皇叔且休煩惱,與 孔明從長計議。——《三國演義》
《左傳·僖公四年》:“蔔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本指從長而定。後以“從長計議”指不急于作出決定,或慢慢地設法解決。 元 李行道 《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的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明 于謙 《安民疏》:“乞勅在廷大臣從長計議。”《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家長,不要聲張,我與你從長計議。” 陳白塵 《大風歌》第四幕:“至于調動何處兵馬,還需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以長遠角度慎重考慮問題,不急于做出決定,強調深思熟慮和充分協商的過程。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常見于需要權衡利弊的複雜決策場景,如商業談判、政策制定或人際矛盾處理,強調避免草率行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用法,可查閱《灰闌記》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