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奉的意思、共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奉的解釋

供奉,敬奉。《周禮·春官·小宗伯》:“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頒之于五宮,使共奉之。”《周禮·春官·典瑞》:“凡玉器出,則共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共奉是漢語複合詞,由“共”和“奉”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共同尊崇、供奉或敬獻”。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共”表共同、一起,“奉”指恭敬地給予或遵循,合指多人或群體以一緻的行為表達對某種對象(如神明、理念、制度等)的尊崇與維護。

從語義擴展角度,“共奉”可細分為以下層面:

  1. 宗教儀式:指集體參與祭祀活動,如《禮記·祭義》中“共奉鬼神”指衆人協同完成祭祀禮儀;
  2. 文化傳承:用于描述對傳統價值觀的共同維護,例如“共奉儒家禮法”表達群體對儒家思想的集體認同;
  3. 社會協作:引申為對公共事務的合力支持,如“共奉公益事業”強調多方協作推動社會福祉。

在語用層面,“共奉”多用于正式語境,常見于曆史文獻、宗教典籍及文化論述中,現代漢語中亦可借喻表達團隊精神或集體信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修訂版
  2. 《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共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共奉”指共同供奉、敬奉,強調多人或群體對某一人、神、事物的集體尊崇或侍奉。例如《周禮》中記載的祭祀禮儀,要求不同職責的官員共同完成供奉事務。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關聯詞

5.擴展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共奉”可能隱含責任共擔的意味,如共同遵守禮制或信仰規範。此外,古詩文中也用于描繪集體參與的莊重場景,如“共奉荊台績”(引自《冬緒羁懷示蕭谘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周禮》原文或相關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半星本數草刷兒成果趁課酬物大落疊互頂柱子東坡巾發表反碼複試高牆高水平更休公移歸重河決魚爛淮橘為枳荒淫無度賄漏回注魂爽疆場檢括稼軒長短句接援金圖書蹶失狂瀾凜坎芒焰羃籬目眩心花内史府怒火沖天批答平沈曝骨履腸清節輕猛秋浪期戰确執熱荒刹末傷愍世役守正不阿疏狠厮役宿威台門踏鞽鐵捺同心扣讬契脫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