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掠影浮光的意思、掠影浮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掠影浮光的解釋

猶言浮光掠影。《新華日報》1943.8.28:“一個正視現實的人,不會隻是去強調這掠影浮光,但亦決不故意去抹煞它,而是會用全副心腸去辨别、去探究。”參見“ 浮光掠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掠影浮光”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掠影”和“浮光”兩部分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的釋義,“掠影”指“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事物時僅觸及表面;“浮光”原指“水面的反光”,後引申為“膚淺的印象”。兩者結合後,該成語形容對事物或現象的觀察、理解不夠深入,僅停留在表層或短暫接觸的狀态。

從語言結構分析,“掠影浮光”屬于并列式複合詞,前後兩個語素在意義上相互補充,共同強化“淺顯、短暫”的核心語義。例如在文學作品中的典型用法:“他對社會問題的研究不過是掠影浮光,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引自《漢語成語應用詞典》,中華書局,2012年版)。

該成語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1. 學術研究領域,批評淺嘗辄止的研究态度
  2. 新聞報道中描述對事件的初步觀察
  3. 藝術創作領域評價缺乏深度的表現形式

近義成語包括“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成語源流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反義成語則有“入木三分”“鞭辟入裡”等。在實際使用中需注意語境,如“考察不能停留于掠影浮光的層面,必須深入實地調研”(《現代漢語用法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掠影浮光”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üè yǐng fú guāng,其核心含義是形容觀察或認知事物時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探究。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一絲不苟、鞭辟入裡
淺嘗辄止、蜻蜓點水 追根究底、入木三分

四、易混淆成語辨析


五、例句參考

  1. 學術場景:
    “若隻做掠影浮光的文獻綜述,難以發現研究領域的深層問題。”。
  2. 日常描述:
    “遊客對當地文化的了解往往是掠影浮光的,難以體會其精髓。”。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新華日報》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變風鄙視不涯才志蠶匾殘渣婵嫣城險叢冢寸腸道稱等價連城登昭地地道道禘祭頓委法界訪拿風星諷繹改稽幹逆格格不入過情還風褐香鴻節厚片揮目艱拙借題讦忤濟世救人軍員橘中叟開年克家立功流華路工輪椎貿化面授明心見性内階遷讁青囊書窮莫權嬖人地弱甲三身石郵私威挖洞萬隆會議五朵金花閑氣笑嫔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