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裡才的意思、百裡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裡才的解釋

治理一縣的人才。古時一縣轄地約百裡,因以百裡為縣的代稱。《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先主 領 荊州 , 統 以從事守 耒陽 令,在縣不治,免官。 吳 将 魯肅 遺 先主 書曰:‘ 龐士元 非百裡才也,使處治中、别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唐 駱賓王 《餞鄭安陽入蜀》詩:“地是 三巴 俗,人非百裡才。” 宋 陳亮 《送徐子才赴富陽序》:“ 龐士元 、 蔣公琬 不屑意於郡縣,而謀國有稱焉,當時以為非百裡才,雖 諸葛孔明 之論亦如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裡才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性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具有治理一縣之地的才能。該詞源自古代官職制度,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釋義,"百裡才"特指具備擔任縣令或治理方圓百裡縣域能力的行政人才,常見于漢魏六朝文獻。其詞形結構由數詞"百"、量詞"裡"與才能類名詞"才"構成,體現古代以地域範圍衡量官吏能力的标準。

二、語源探析 《三國志·龐統傳》裴松之注載:"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後經魯肅舉薦稱:"龐士元非百裡才也",此處首次将"百裡"與官職才能直接關聯。此典故印證該詞産生于三國時期,原用于形容地方官吏的執政水平。

三、典故流變

  1. 漢代察舉制中,縣令作為"親民之官",其選拔标準形成"百裡"代指縣級的行政單位。《後漢書·百官志》記載:"縣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佐證縣令職責與"百裡"地域管理密切關聯。
  2. 唐代杜佑《通典·職官十五》載:"縣邑之長,曰令、曰長,皆掌導揚風化,撫字黎氓",進一步強化"百裡才"包含民生治理與道德教化的雙重内涵。

四、用法示例 該詞多作賓語使用,常見于人物評價語境。如《晉書·陶侃傳》評價:"此人非凡器,終當遠緻,豈止百裡才乎",突顯超越縣域治理能力的褒揚用法。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人物才能的比喻性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百裡才”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主要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詞源與背景

  1. 曆史出處
    出自《三國志·蜀志·龐統傳》,魯肅曾評價龐統:“龐士元非百裡才也,使處治中、别駕之任。”意為龐統的才能遠超治理一縣的水平。

  2. 地理依據
    古代一縣轄地約方圓百裡,因此“百裡”代指縣級行政單位,“百裡才”即能勝任縣令的人才。


用法與語境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權威參考

更多詳細解釋可查閱《三國志》原文,或參考《漢語大詞典》《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案摩餅肆碧宵償墾朝顔蹅踏承悅竄寄大門頭兒大系谛觀斷鶴續凫改篡告貸高溫堆肥耿黾軲軲辘辘汗粒黑魄洪郁槐蠶畫蛇添足火毬鹄袍夾結降落傘檻花籠鶴交床僅此而已繼卿科頭細粉曠淡連一不二立朝茫然犘牛明瑟民族形式末運南廱内瓤,内瓤兒甯人噴筩飄零書劍頗極青藜學士請啓親故棬棬羣動羣治韶苑食淡時邁私勇太族灘響五動瀉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