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里才的意思、百里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里才的解释

治理一县的人才。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领 荆州 , 统 以从事守 耒阳 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 将 鲁肃 遗 先主 书曰:‘ 庞士元 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驥足耳。’”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地是 三巴 俗,人非百里才。” 宋 陈亮 《送徐子才赴富阳序》:“ 庞士元 、 蒋公琬 不屑意於郡县,而谋国有称焉,当时以为非百里才,虽 诸葛孔明 之论亦如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里才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性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具有治理一县之地的才能。该词源自古代官职制度,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据《汉语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释义,"百里才"特指具备担任县令或治理方圆百里县域能力的行政人才,常见于汉魏六朝文献。其词形结构由数词"百"、量词"里"与才能类名词"才"构成,体现古代以地域范围衡量官吏能力的标准。

二、语源探析 《三国志·庞统传》裴松之注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经鲁肃举荐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此处首次将"百里"与官职才能直接关联。此典故印证该词产生于三国时期,原用于形容地方官吏的执政水平。

三、典故流变

  1. 汉代察举制中,县令作为"亲民之官",其选拔标准形成"百里"代指县级的行政单位。《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佐证县令职责与"百里"地域管理密切关联。
  2. 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十五》载:"县邑之长,曰令、曰长,皆掌导扬风化,抚字黎氓",进一步强化"百里才"包含民生治理与道德教化的双重内涵。

四、用法示例 该词多作宾语使用,常见于人物评价语境。如《晋书·陶侃传》评价:"此人非凡器,终当远致,岂止百里才乎",突显超越县域治理能力的褒扬用法。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人物才能的比喻性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百里才”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主要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词源与背景

  1. 历史出处
    出自《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鲁肃曾评价庞统:“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意为庞统的才能远超治理一县的水平。

  2. 地理依据
    古代一县辖地约方圆百里,因此“百里”代指县级行政单位,“百里才”即能胜任县令的人才。


用法与语境


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权威参考

更多详细解释可查阅《三国志》原文,或参考《汉语大词典》《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倍心麃鹿昌博宸威出言吐气丛篠钓名要誉堤火恩慰犯想丰筋多力凤头履官禄管涌寒武系暠皓号怒红紫夺朱候补剪截铺叫卖佳胜贾师金銮坡酒船基于开月快马奎宁阆阆敛骨吹魂鹂鹠胧胧挛囚逻些緑螘蛮为面砖冥助木錧暖尘僻放破鬭褰鼻蛇青冥姿清商曲穷本极源桡败石发实信抒愤说笑桃槐通信推心外寝无把握无憾乌有先生鞋弓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