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蓬藋的意思、蓬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蓬藋的解釋

(1).蓬草和藋草。泛指草叢;草莽。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披東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初夏遊楞伽精舍次韻》:“伊餘採樵者,蓬藋方索寞。” 清 唐孫華 《冬日書懷》詩:“思欲逃蓬藋,栖彼林谷幽。”

(2).指代草舍,貧者所居。 宋 陸遊 《老馬》詩:“馬固忘華廄,士亦安蓬藋。” 元 王祯 《農書》卷一:“﹝農者﹞飯麄糲,居蓬藋。” 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我困蓬藋,黨禍未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蓬藋”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目前未查詢到直接對應的權威釋義。根據構詞法推測,可能由“蓬”和“藋”組合而成:


  1. 本義指蓬草(一種菊科植物),後引申為:

    • 草木茂盛雜亂狀,如“蓬蒿”“蓬荜”
    • 松散、不修邊幅,如“蓬頭垢面”
    • 代指貧寒環境,如成語“蓬門荜戶”

  2. 古漢語中可指:

    • 灰藋(藜科植物),如《救荒本草》提及的野菜
    • 與“藜”相關,如“藜藿”泛指粗劣食物

組合義推測:
可能指蓬草與藋類雜草叢生的荒蕪景象,或借喻貧瘠、未開化的環境。類似結構的詞如“蓬藜”“蒿藋”均有此意。

使用建議:
若為文學創作中自造詞,需結合上下文理解;若引用古籍,建議核查原文出處或确認是否為“蓬藿”“蒿藋”等近似詞筆誤。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蓬藋》的意思

《蓬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茂盛的草木、叢生的花草。形容草木繁茂,生長茂盛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蓬藋》的主要字形結構為“艹”和“屰”,其中“艹”為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屰”則表示音節。

根據漢字書寫規範,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艹”(草字頭部首)和“屰”(10畫)。

來源

《蓬藋》一詞最早見于《詩經·周南·蓼莪》:“蓼藍如邦,言刈其蓬藋。”意為蓼藍茂盛得像一個國家,我要割去它的蓬雜的草蔓。

繁體

《蓬藋》的繁體字為「蓬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蓬藋”有時會寫成「蓬蕟」,其中「蓬」與現代字形一緻,而「蕟」源于「耩」,表示其音節,表示的是茂盛的草木的樣子。

例句

1. 山上的草地上長滿了蓬藋,猶如一個綠色的海洋。

2. 春天到來,大地恢複生機,草原上到處都是蓬藋。

組詞

1. 蓬勃:形容生命力充沛、旺盛的樣子。

2. 藋施:指将蓬藋修剪整齊。

3. 蓬藻:表示草木花草茂盛的樣子。

近義詞

1. 蓬勃:生氣勃勃、旺盛。

2. 蓬亂:草木叢生、淩亂不整齊。

3. 蓬雜:形容草木雜亂無序。

反義詞

1. 整潔:幹淨、整齊、沒有雜亂。

2. 荒蕪:形容缺乏生氣、荒涼無人的樣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