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莲社的意思、白莲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莲社的解释

(1). 东晋 释 慧远 于 庐山 东林寺 ,同 慧永 、 慧持 和 刘遗民 、 雷次宗 等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称白莲社。见 晋 无名氏《莲社高贤传》。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山北》:“ 远公 ( 慧远 )与 慧永 ……十八人者,同修浄土之法,因号白莲社十八贤。” 元 汪元亨 《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之九:“名姓老空山,魂梦杳 长安 ,且入白莲社,休题玉笋班。” 清 孙枝蔚 《忆昔篇寄示燕谷仪三子》:“只今老復病,想入白莲社。”

(2). 唐 白居易 仿 慧远 故事,在 香山 修净土的场所。 白居易 因以自号 香山居士 。 宋 戴埴 《鼠璞·白莲社》:“宫观用莲社,乃 白居易 致仕,与僧 如满 在 香山 修浄土,号‘白莲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莲社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宗教结社组织,始创于东晋时期(约公元402年)。该社由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发起,以共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因寺中白莲池而得名。其核心成员包括慧远、刘遗民等十八位名士,史称“莲社十八贤”,定期集会讲经念佛,并留下《念佛三昧诗集》等重要文献。

该组织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首开中国佛教结社共修模式,建立“七日念佛”的修行制度;二是融合儒释道思想,吸引谢灵运等文人士大夫参与;三是推动净土宗发展,奠定“持名念佛”的实践基础。宋代文献《佛祖统纪》记载其“专倡净土,教人观想念佛”,成为后世净土宗重要理论源头。

需注意白莲社与元明清时期白莲教的本质区别:前者为佛教正统团体,后者发展为民间秘密宗教。现代研究多依据《高僧传》《庐山记》等古籍,相关学术论述可参考中华书局版《慧远研究》及《中国佛教通史》等权威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白莲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团体,其含义和演变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基本定义

白莲社是东晋时期由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创立的佛教结社,以修习净土法门为核心。因寺院内掘池种植白莲而得名,故称“白莲社”或“莲社”。

二、起源与成员

  1. 创立背景:公元402年,慧远与慧永、慧持等僧人,以及刘遗民、雷次宗等名儒共18人结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据记载,谢灵运曾参与种植白莲,刘遗民起草《发愿文》,强调对晋朝乱世的超脱。
  2. 成员特点:融合僧侣与士大夫阶层,形成“半僧半俗”的修行团体,主张念佛持戒、不杀生等戒律。

三、教义与影响

四、历史演变

五、词义扩展

“白莲社”一词在文学中常被借指文人雅士的结社活动,如白居易的香山结社即属此类。

“白莲社”最初是佛教净土宗的修行团体,后经历复杂演变,对中国宗教史和社会运动产生双重影响。需注意其与后世“白莲教”的本质区别:前者为合法宗教结社,后者则演变为被朝廷镇压的民间秘密组织。

别人正在浏览...

保抱被乘数标拔呈本赤骨力从赋带头学科电视电话地土房牖服毙负博供职诡髻过历蛊诱含明隐迹寒蓬黑熊花帽军黄目虎掷龙挐剑服尽善尽美驹阴开饭抗质空道溃不成军凉斋龙宅轮边旅枕民表明白命代明静碙砂皮鞋油潜会起草轻贷青缣清清倾危羣氓瑞年商飙馆深堂失匕死不开口蒜葱特异质天文生瓦壠班吴赵先回小牙子犀伻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