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的意思、大東的詳細解釋
大東的解釋
極東;東方較遠之國。《詩·魯頌·閟宮》:“奄有 龜 蒙 ,遂荒大東。” 鄭玄 箋:“大東,極東。”《詩·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清 惠周惕 《詩說》下:“小東、大東,言東國之遠近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廓爾喀之降》:“我朝 文皇帝 時, ** 知大東有聖人出,遣使萬裡相朝賀。”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用于“不”後,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時間更遠:大前年。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 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确:大概。大凡。卿”之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請客的主人,亦稱“東道”、“作東”)。 姓。 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東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大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
本義:極東之地;東方極遠之地
- 這是“大東”最核心的含義。“大”在這裡有“極”、“至”的意思,強調方位的遙遠盡頭。
- 此義項源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大東》篇名即取此意,詩中描述了周代東方諸侯國(如譚國)的人民對西周王室沉重賦役的怨恨和困苦生活,反映了從西方向東方極遠之地的眺望和統治。
- 後世常沿用此義,指代非常遙遠的東方地區。例如唐代柳宗元《劍門銘》:“井絡坤垠,時惟大東。”意指井宿分野下的西南大地,在當時(從長安視角看)是極遠的東方。
-
引申義:泛指東方較遠的地區
- 由“極東之地”引申,有時也用來泛指相對于中原或西方而言的東方廣大地域。這個用法不如“極東之地”那麼強調極限的遙遠。
-
特指:《詩經·小雅》篇名
- “大東”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著名詩作(即《小雅·谷風之什·大東》)。該詩是西周時期東方諸侯國(一說為譚國大夫)所作,控訴了周王室對東方諸侯國的殘酷剝削和壓榨,表達了深切的哀怨和不滿。詩中以“東人”與“西人”對比,形象地揭示了東西方之間的不平等。
- 因此,“大東”也特指這篇反映周代社會矛盾的重要詩歌。
“大東”一詞,其核心含義源于《詩經》,指東方極遠之地,常帶有荒遠、被壓迫的意象。它既是地理概念(極東),也因《詩經·大東》篇而承載了特定的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早期中國東西方的地域矛盾和社會不公。後世使用多沿用其地理指代義或直接指代《詩經》篇名。
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 (可查閱權威詞典數據庫或紙質版):對“大東”的詞條解釋包含上述主要義項。
- 《辭源》 (可查閱權威詞典數據庫或紙質版):同樣收錄“大東”詞條,解釋其本義及《詩經》篇名來源。
- 《詩經》原典及曆代注疏 (如《毛詩正義》等,可查閱中華書局等出版的整理本或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是理解“大東”本義及《大東》詩篇内容的最直接、最權威依據。
- 權威文學史及《詩經》研究著作 (如遊國恩《中國文學史》、程俊英《詩經譯注》等):對《大東》篇的曆史背景、主旨有深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大東”一詞的含義可從文學經典和地理概念兩個維度解析:
-
地理概念
指代極東之地或東方較遠的國家。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如《魯頌·閟宮》中“遂荒大東”及《小雅·大東》中“小東大東”,鄭玄注解為“極東”,清代學者惠周惕進一步說明“小東、大東”表示東方諸侯國的遠近分布。
-
文學篇目
《大東》是《詩經·小雅》中的諷刺詩,通過“有饛簋飧,有捄棘匕”等意象,揭露西周時期東方諸侯國遭受的賦稅壓迫,反映社會矛盾。
-
延伸用法
後世文獻中偶見借指東方地域,如清代《嘯亭雜錄》用“大東”描述西藏使者對中原王朝的朝賀。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化表達,例如“大東遠洋貨輪”等命名。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按縣白蘭拜氈北邙笨手笨腳草案昌容車夫穿楊蠢物打夥滴乳動脈弓分俵封鏁風鴉剛骾管音漢制寰縣浣衣湖光山色節麾錦段救給疾惡如仇空乘誇大哭窮緑鬓紅顔樂欣祿饷盟員摩尼珠眸瞯謀議皮帶褰帏企逮清幫青幟七停八當铨衡曲射炮讓煙師表飾官獸镮水缽殊眷朔鼓伺瑕導隙傱萃天雲挺括痛打同音屋架小步馬笑模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