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朔鼓的意思、朔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朔鼓的解釋

古代一種小鼓。《文獻通考·樂考》:“朔鼓:《有瞽》詩曰:‘應田縣鼓’,先儒以田為朄,則朔、鼙皆小鼓也。以其引鼓,故曰朄;以其始鼓,故曰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朔鼓"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朔”與“鼓”的本義及古代文化背景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 詞義解析

  1. 朔:
    • 本義指農曆每月初一,此時月球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相為“新月”,地面不可見。《說文解字》釋:“朔,月一日始蘇也。”引申為“初始”、“北方”(因北方寒冷,萬物始藏,與“初始”義通)。
  2. 鼓:
    • 本義為一種打擊樂器,中空,兩面蒙皮。在古代,鼓不僅用于音樂,更是重要的信號工具,常用于報時、警示、指揮軍事行動等。《說文解字》釋:“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
  3. 朔鼓:
    • 字面組合可理解為:
      • 與時間相關:特指在農曆每月初一日敲響的鼓。古代有嚴格的報時制度(如晨鐘暮鼓),朔日作為一月之始,其鼓聲可能具有特殊的儀式或象征意義,标志新月份的開始。
      • 與方位相關:因“朔”可指北方,“朔鼓”或可指設置在北方、用于北方防務或儀式的鼓。古代城池、軍營常在四方設鼓。
    • 綜合釋義:“朔鼓”主要指在農曆每月初一日敲擊的報時或儀式用鼓,象征着新時間周期的開始。亦可引申指設置在北方方位的鼓。

二、 文化背景與典籍佐證 雖然“朔鼓”作為固定詞條在現代常用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中收錄較少,其含義可從古代文獻和制度中推演:

  1. 古代報時制度:中國古代城市普遍實行“晨鐘暮鼓”制度,鼓樓負責擊鼓報時。朔日作為重要時間節點,其鼓聲當有特别之處。唐代杜甫《閣夜》有“五更鼓角聲悲壯”,雖非特指朔鼓,但反映了鼓在報時和營造氛圍中的作用。
  2. 禮儀與象征: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在古代是重要日期,常舉行朝會、祭祀等活動。鼓作為禮樂器,在這些儀式中不可或缺。“朔鼓”可能特指這些儀式中使用的鼓,或朔日清晨宣告儀式開始的鼓聲。漢代班固《白虎通義·禮樂》提到鼓在禮儀中的作用:“鼓,震音,煩氣也。萬物憤懑,震而出,故以鼓為之。”
  3. 軍事與方位:在軍事語境或都城布局中,“朔”指北方。如皇宮北門稱“朔門”,北方邊塞稱“朔方”。因此,“朔鼓”也可能指城防或軍營中位于北方的鼓,用于發號施令或警示。相關概念可參考《周禮·夏官·司馬》中關于軍事指揮中使用鼓铎的記載。

三、 總結 “朔鼓”一詞,核心含義是農曆每月初一日敲響的鼓,承載着報時、标志新始、參與朔日禮儀的功能。次要含義可指位于北方的鼓。其意義植根于中國古代的時間觀念、禮儀制度和方位文化之中。

主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 (許慎著) - 對“朔”、“鼓”字的本義解釋。可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2.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王力主編) - 介紹古代天文曆法(朔望)、禮儀制度、都城建築布局等背景知識。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 《白虎通義》 (班固撰) - 漢代典籍,闡述禮樂制度及象征意義。可參考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
  4. 《周禮》 - 記載先秦官制與制度,包含軍事指揮、報時等相關内容。可查閱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5. 杜詩研究文獻 (如《杜詩詳注》-仇兆鳌注) - 提供唐代鼓角報時的具體文學例證。中華書局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朔鼓”是古代一種小型打擊樂器,其釋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朔鼓”指古代用于禮樂或儀式的小鼓,形制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通常單面或雙面蒙皮。

  2. 名稱由來

    • “朔”取“初始”之意,因這種鼓常用于儀式開端,故稱“始鼓”;
    • 另一說認為,“朔”與“朄”(音yìn)相關,後者指引導樂節的小鼓,兩者功能相似但名稱側重不同。
  3. 文獻依據
    最早記載見于《文獻通考·樂考》,引用《詩經·周頌·有瞽》中“應田縣鼓”一句,注解提到“田”即“朄”,而“朔鼓”與“鼙鼓”同屬小鼓類别。

  4.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宮廷祭祀、慶典等場合,作為禮樂演奏的引奏或節奏控制樂器,與其他鼓類配合使用。

  5. 現代釋義擴展
    現代漢語中,“朔”常指農曆初一或北方,但在“朔鼓”一詞中仍保留古義,專指鼓類樂器,無地域或時間延伸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文獻通考》原文或相關古代樂理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奧主八灋鄙訿虿盆朝天辰事充側愁思翠車錯彩的脰烏豐峭風源負貳過河卒子賀旦和清鴻心淮劇畫疆墨守患急會日叫號澆化孑盾犄裡旯旮開果濫士離開琳璵離散落水履窮苗子缪種流傳莫逆交藕腸抛球樂劈頭帶臉破釜焚舟鋪夫球膽區霿群雌粥粥三分籭簁屍羅手脖子受頭水浒輸助隨大溜棠溪弢迹頹隳突兀王留誣洿效績解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