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護百姓,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周書》卷三十五·裴俠傳:“俠躬履儉素,愛民如子,所食唯菽麥鹽菜而已。”《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老兄如此大才,無怪上遊器重,況且又愛民如子。如今升任太守,實在是彼處百姓之福也。”
“愛民如子”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釋義
舊時用于稱頌帝王或官吏将百姓視如子女般愛護,強調統治者對民衆的深切關懷。現代語境中,也可引申為領導者對民衆的仁愛态度。
出處與演變
用法與特點
曆史實例
唐太宗李世民是典型代表,他推行輕徭薄賦、發展農業等政策,以“愛民如子”理念實現“貞觀之治”。
現代視角
當代社會強調“人民是國家主人”,部分觀點認為“愛民如子”一詞隱含等級觀念,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具體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禮記》《新序》等典籍原文。
愛民如子是一個成語,表示對人民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愛心關懷。下面将為你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愛民如子的拆分部首是⺅(心)和子(子部),分别代表心和兒子。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句話:“愛人,能教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意思是如果你善待他人并且能夠教育他人,那麼他人也會善待你。這就體現了愛民如子的含義。
愛民如子的繁體字是「愛民如子」。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愛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左邊是冖部,下面是又,這代表了以心來愛。子字的寫法則與現代寫法相同。
1. 作為一名領導者,我們應該對待人民就像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民如子。 2. 他對居民關懷備至,真正做到了愛民如子。
組詞:愛國如家、愛民如家、關愛、關懷、照顧、呵護。
近義詞:視民如子、民以食為天。
反義詞:漠視民衆、冷漠無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