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才疏志大的意思、才疏志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才疏志大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伯仁 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後以“才疏志大”謂志向大而才能小。 宋 陸遊 《大風登城》詩:“我獨登城望大荒,勇欲為國平 河 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東家笑我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才疏志大”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記載:出自《後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東漢名士孔融雖有匡扶社稷的抱負,但因才能不足未能實現。
  2. 文學引用:南宋陸遊《大風登城》詩:“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東家笑我狂。”,以自嘲方式表達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用法與語境


曆史與現實啟示

該成語提醒人們:志向需與能力相匹配。例如孔融雖有高遠理想,卻因缺乏實際才能而失敗。現代語境中,可用于警示好高骛遠的行為,或鼓勵腳踏實地提升自我。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陸遊詩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才疏志大一詞是指一個人才華有限,但卻有着宏大的志向和雄心壯志。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相關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才疏志大的拆分部首為“才”和“疏”,其中“才”的部首是“手”,“疏”的部首是“疋”。才疏志大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才疏志大這個詞來源于《易經·坤卦》中的“維天之道,曰才”,以及明代黃宗羲的《明儒學案》:“才疏滿肚無安排”。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不多,但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

繁體:

繁體字“才疏志大”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但書寫風格可能有些差異。

例句:

他雖然才疏,但志大,“有志者,事竟成”。

組詞:

才能、疏忽、志向、大志。

近義詞:

志士仁人、志向高遠、志向堅定。

反義詞:

才高志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