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納的意思、存納的詳細解釋
存納的解釋
容納,接納。《三國志·蜀志·馬良傳》:“寡君遣掾 馬良 通聘繼好,以紹 昆吾 、 豕韋 之勳。其人吉士, 荊楚 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将命。”
詞語分解
- 存的解釋 存 ú 東西在那裡,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僞存真。 寄放:寄存。 停聚:存水。 懷有,懷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亡去取 筆畫數:; 部首:子; 筆順編號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采納。笑納。納谏。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存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存納(拼音:cún nà,注音:ㄘㄨㄣˊ ㄋㄚˋ)表示容納、接納,指将事物或觀念收受并保留下來。例如《三國志》中提到的“願降心存納”,即表達希望對方接納建議的謙辭。
二、字義拆分
- 存:
包含多重含義,如“存在、生存”(如“殘存”)、“儲存、保留”(如“存糧”)、“聚集”(如“存水”)等。
- 納:
指“收進、接受”(如“收納”)、“享受”(如“納涼”)、“交付”(如“納稅”)等。
組合後,“存納”強調收受并保存 的雙重動作。
三、古代用例
該詞可見于古籍,如:
- 《三國志·蜀志·馬良傳》:“願降心存納,以慰将命”,用于外交辭令,表達謙遜接納之意。
- 宋代劉牧詩句“虛中存納受”,描繪空間或心境的包容性。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存納”,更多以“收納”“容納”等詞替代,但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仍可見其蹤迹。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納(cúnn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存納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接納,容忍。它表示接受或包容别人的意見、觀點或行為,體現了一種寬容和理解。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存納的拆分部首是“宀”和“納”,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存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是由“存”和“納”兩個字組成的。在繁體字中,存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存納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古時的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基本的意思和形狀與現代漢字保持一緻。
例句:
1. 我們應該存納不同的意見,以促進合作和共識。
2.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應該學會存納不同的觀點。
組詞:
存納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存納能力、存納态度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存納的近義詞包括接納、容納,反義詞則是拒絕、排斥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