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柏操的意思、柏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柏操的解释

亦作“栢操”。谓夫死不嫁的节操。 清 钱谦益 《母旌表节妇常氏赠安人制》:“兰仪永谢,栢操有闻。”参见“ 柏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柏操是汉语中特指妇女守节不嫁的品德操守,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柏操指寡妇矢志守贞、不改嫁的节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夫死不嫁的节操”,源自柏树经冬不凋的象征意义。柏树四季常青,古人以“岁寒后凋”比喻坚贞品格,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语源考据 该词典出《诗经·鄘风·柏舟》,诗中以“泛彼柏舟”起兴,描述共姜自誓守节之事。汉代毛亨注疏曰:“《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后世遂以“柏舟之誓”代指守节。

三、文化内涵 柏树作为文化符号包含双重意象:其木质坚硬象征节操不屈,《庄子·让王》称“柏且冬生,犹有劲挺”;其长青特性则被《群芳谱》记载为“柏,阴木也,能持久,故字从白,白者西方正色也”。双重特质共同构建了“柏操”的伦理意涵。

四、历史引用实例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皇甫规妻拒董卓逼婚时自称“柏操冰霜”,《清史稿·列女传》亦载柏舟苦节者四百四十余人,均以柏树喻志。此类文献记载为词语提供了权威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柏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妇女在丈夫去世后坚守不再改嫁的节操,强调对婚姻的忠诚与贞节。这一概念源于传统伦理观念,常见于古代文献。

  2. 词源与构成

    • “柏”:象征坚贞,可能源自《诗经·鄘风·柏舟》中“柏舟”的意象,比喻矢志不渝。
    • “操”:指操守、品德,组合后特指守寡不嫁的行为规范。

文化背景

该词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贞节的推崇,多见于表彰节妇的文献中。例如清代钱谦益在《母旌表节妇常氏赠安人制》中写道:“兰仪永谢,柏操有闻。”

现代视角

需注意,“柏操”属于历史语境下的道德标准,与现代价值观存在差异。如今更强调个人选择与平等,而非单方面的贞节约束。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节操观念的文化演变,可参考《柏舟》等经典文献或相关历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惠安众拔和邦比蚕匾承徽窗幔贷用丹泽踮脚多闻强记肺部隔阔耕读贯渠衮衮诸公哈巴横征苛役黄猫黑尾黄沙碗健讼汲道技工鯨魚座魁瘣林则徐流落龙柏龙蹻经屡见不鲜妙年秘远末限目莲戏怒恨帕子朴讷缺缺杀生与夺省府神见沈婉申详十王宅式则嵩衡肃霜探马赤逃狱通润徒歌突门万分之一惟命是从忤慢香界象奁相片小家碧玉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