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手握兵器。《漢書·循吏傳·龔遂》:“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
(2).帶兵。《秦併六國平話》卷上:“ 王翦 見 李牧 歸城不出,持兵尅日攻城。”
“持兵”是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持”意為用手執握、掌控,《說文解字》釋為“握也”,《漢語大詞典》記載該字甲骨文象形為手拿器物之狀。“兵”本指兵器,《說文解字》解作“械也”,後引申為軍事力量。二字組合可理解為:
二、語用特征 古代文獻中常見兩種用法:
三、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時強調其曆史語境特征,指出當代多用于成語“持兵仗節”或曆史文獻研究領域。
(注:文獻參考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持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手握兵器
指手持武器或兵器,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人物狀态。例如《漢書·循吏傳·龔遂》記載:“諸持鉏鈎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
帶兵、統領軍隊
引申為指揮或率領士兵作戰。如《秦并六國平話》中提到:“王翦見李牧歸城不出,持兵尅日攻城。”
補充信息
可通過《漢語大詞典》或《漢書》等古籍進一步了解其具體語境。
哀鴻遍地跋扈飛揚白狐陂埭編纂蛃屬踣銕博物院逋惰補正菜馔稱合晨離寵榮怆然反人分說腹測趺踝負茲高李躬親光焰萬丈鼓絶皇度黃屋回旗禍辱互見賤陰驕狎解遘計料舊識九嶷蹶角受化拘幽具瞻看相夔牙落荒而逃南征北戰年壽泥水刀蜱醢屏聲息氣貧民牆合青松罄心青杳時禁勢利眼爽聳私刑鹔鸘攤子同硯托思未辨菽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