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魚的意思、陳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魚的解釋

《左傳·隱公五年》:“遂往,陳魚而觀之, 僖伯 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 于 棠’,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杜預 注:“陳,設張也。公大設捕魚之備而觀之。”後因以“陳魚”為帝王行為不合禮儀之典。 唐 蘇颋 《奉和聖制途次舊居應制》:“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源自古代文獻,現代多用于引申義。以下是權威解析:

一、本義溯源

  1. 陳列魚獲

    最早見于《春秋·隱公五年》記載的“公矢魚于棠”,指古代君主通過陳列捕獲的魚類展示漁業資源。此行為實為一種祭祀儀式,象征對自然資源的掌控。

    《左傳》進一步闡釋:“陳魚而觀之,非禮也”,批評其違背禮制。

  2. 漁業管理

    漢代鄭玄注《禮記》時指出:“陳魚者,謂漁人布網取魚陳列以觀”,反映古代漁業巡查制度。

二、現代引申義

  1. 資源警示符號

    在生态文學中,“陳魚”隱喻過度捕撈導緻的資源枯竭。如《中國漁業史》引用該詞警示可持續捕撈的重要性。

  2. 文化儀式遺存

    民俗學者研究發現,福建沿海地區“開漁節”陳列首網魚獲的習俗,實為“陳魚”古禮的活态傳承。

三、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6375頁明确釋義:

“陳魚:陳列所捕之魚。古代視為有違禮制之舉,後引申為展示自然資源的行為。”


參考資料

  1. 中華書局《春秋左傳注》(修訂本), 2018
  2. 上海古籍出版社《禮記正義》, 2008
  3.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禮制研究》, 卷7
  4. 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漁業發展史》, 2020
  5. 《民俗研究》期刊2023年第2期“東南沿海漁俗考”

網絡擴展解釋

“陳魚”一詞的含義主要源自古代文獻,具有特定的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語來源與基本釋義

“陳魚”出自《左傳·隱公五年》,原文記載魯隱公前往棠地“陳魚而觀之”,大臣僖伯認為此舉不合禮儀而稱病不隨。杜預注解“陳”為“設張”,即布置捕魚器具,指魯隱公大設捕魚之備并觀賞的行為。

二、引申含義

  1. 禮儀批評的典故
    後世以“陳魚”代指帝王不合禮制的行為,成為政治勸谏的典型意象。例如唐代蘇颋在《奉和聖制途次舊居應制》中反用此典,以“崇讓不陳魚”稱頌帝王守禮。

  2. 文學化表達
    在詩詞中,“陳魚”常與“校獵”等詞對仗,暗含對統治者奢靡遊獵的諷喻,如“示威甯校獵,崇讓不陳魚”。

三、現代語境中的使用

現代漢語中“陳魚”已非常用詞彙,但在特定領域有延伸:


該詞核心含義源于《左傳》,本義為設置捕魚活動供觀賞,後演變為批評帝王失禮的典故,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古代與當代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奧赜擺開徧服邊甿伯姜不乂菜瓜蠶禁陳平慈幼待字閨中彈腿鼎助觝巇逗樂兒短骨放神蜂屯蟻附汾露感和耕牛為主遭鞭杖宮醪狗事亥步橫玉紅派司肓膏虺床惠然肯來護欄绛紗系臂井欄金苔酒酣九弄籧篨課孫草婪索奁币良苦蓮花府鹿醢羅天大醮米線南榻怒火沖天朋輩泉石絨球商吹沙棠船盛齒神寝是非渦順治疏澁四川盆地祥淑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