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絕的意思、過絕的詳細解釋
過絕的解釋
超越;超過。《戰國策·中山策》:“未嘗見人如 中山 陰姬 者也,不知者特以為神力,言不能及也,其容貌顔色,固已過絶人矣。”《三國志·吳志·朱然傳》:“﹝ 朱然 ﹞終日欽欽,常在戰場,臨急膽定,尤過絶人。” 宋 韓維 《程伯淳墓志銘》:“先生生而秀爽,異於常兒,才數歲,誦詩書強記過絶人。” 清 吳敏樹 《吳雲台哀辭》:“ 雲臺 為人,狀貌才氣,皆過絶於人。”
詞語分解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過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超越、超過,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能力、外貌、成就等方面顯著超出常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義:指超越常規或普通水平,達到極高的程度。
- 詞性:動詞性短語,多用于書面語境。
- 結構:“過”與“絕”均為表示“超越”的動詞,組合後強調程度之深。
古籍出處與用法
- 《戰國策·中山策》
描述中山國陰姬的美貌:“其容貌顔色,固已過絕人矣”,指她的容貌遠超常人。
- 《三國志·吳志·朱然傳》
評價朱然:“臨急膽定,尤過絕人”,強調其膽識過人。
- 宋代韓維《程伯淳墓志銘》
稱程伯淳“誦詩書強記過絕人”,突出其記憶力超群。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超群、卓絕、冠絕、出類拔萃。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現代口語中較少見。
補充說明
- 權威性提示:以上釋義基于古籍用例,但需注意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 擴展建議:若需更多例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絕的意思
“過絕”一詞在中文中的意思是指事物已經過去或結束,再也沒有了,徹底消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過絕”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彐”,其中“辶”表示走的意思,“彐”是一個獨體部首。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和繁體
“過絕”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過”表示已經離開或經過的意思,“絕”指的是中斷、斷絕。在繁體字中,“過”和“絕”分别寫作「過」和「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表示“過絕”的寫法存在一定變化。例如,在篆書時期,用的是「過斮」的形式;在隸書時期,用的是「過斮」或「過斲」的形式。
例句
1. 那個傳統工藝已經過絕多年了。
2. 這個習俗經過改革已經徹底過絕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過眼煙雲、絕處逢生、逝去
近義詞:終結、完結
反義詞:存在、保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