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者。《太平廣記》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記·震澤洞》:“﹝公曰﹞若遣使信,可得寶珠。帝聞大嘉,乃詔:有能使者厚賞之。”
“使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使者,常見于文獻記載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使信”指代被派遣傳遞信息或執行任務的人,即現代語境中的“使者”或“信使”。該詞由“使”(派遣)和“信”(傳遞信息的人)組合而成,強調派遣行為與信息傳遞的雙重功能。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太平廣記》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記·震澤洞》的記載:“若遣使信,可得寶珠。帝聞大嘉,乃诏:有能使者厚賞之。”。此處的“使信”指皇帝派遣尋找寶珠的使者。
建議需要深入理解該詞時,可查閱《太平廣記》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使信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傳遞信息、傳遞消息的意思。
使信的拆分部首是「人」和「言」。
使信的筆畫數為10畫。
使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使」和「信」兩個詞組成。其中,「使」表示派遣、讓、使命,「信」表示信任、相信、信念。
使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使信」。
在古時候,使信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由于使用的是繁體字的寫法,具體的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研究古代文獻。
1. 他将我的意見使信給了上級領導。
2. 我會盡快将你的消息使信給他。
3. 請将這封信使信給收件人。
使者、使命、信任、信念、傳信、信使
傳遞、傳達、傳言、傳音、告知
隱瞞、保密、掩蓋、隱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