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象的意思、畫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象的解釋

(1).畫衣冠。指上古以特異的服飾象征五刑,以示懲誡。《漢書·武帝紀》:“朕聞昔在 唐 虞 ,畫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燭,莫不率俾。” 顔師古 注:“ 應劭 曰:‘二帝但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敢犯也。’《白6*虎通》雲:‘畫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晉書·刑法志》:“傳曰:三皇設言而民不違,五帝畫象而民知禁。” 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參見“ 畫衣冠 ”。

(2).畫圖像。《晉書·忠義傳序》:“書名竹帛,畫象丹青。”《新唐書·李勣傳》:“始 太宗 時, 勣 已畫象 淩煙閣 。”

(3).指畫成的圖像。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 漢 畫象模胡的居多,倘是初拓,可比較的清晰,但不易得。”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畫象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畫象"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字形與字音

"畫象"為雙音節合成詞,由"畫"(huà)與"象"(xiàng)組成。"畫"本義為描繪圖形,《說文解字》釋為"界也,象田四界";"象"指形象、形态,《說文解字》注"南越大獸,長鼻牙",後引申為事物的表象或象征。

二、基本釋義

  1. 古代繪畫藝術:指用線條或色彩描繪人物、事物的形象。例如《漢書·武帝紀》載"畫象而民不犯",指通過繪制警示圖像教化民衆。
  2. 象征性表現:指以圖像表達抽象概念或思想。如《後漢書·蔡邕傳》"畫象以明禮",強調圖像的文化象征意義。

三、引經據典

四、文化影響

"畫象"在古代兼具藝術與禮教功能,如漢代墓室壁畫、敦煌石窟造像均體現其社會價值。現代漢語中,詞義擴展至"圖像化表達",如"數據畫象"等術語。

參考來源

《說文解字》《漢書》《後漢書》《周禮》《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畫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解釋:

  1. 上古刑罰象征
    指通過特殊服飾圖案象征五刑(古代五種刑罰),以警示民衆。如《漢書·武帝紀》記載:“畫象而民不犯”,即通過繪制特定服飾代替實際刑罰,體現“以德化民”的思想。這種制度在唐虞時期(堯舜時代)已有記載,服飾圖案與刑罰對應,如用不同顔色或紋樣區分罪行。

  2. 繪制圖像的行為
    表示繪畫或雕刻人物、故事的動作。例如《晉書》提到“書名竹帛,畫象丹青”,指将忠義人物的事迹與畫像記錄留存。唐代李勣的畫像被收入淩煙閣,也屬此類用途。

  3. 完成的圖像作品
    指已繪制成的畫像或石刻圖像。魯迅在書信中提及“漢畫象模胡的居多”,即指漢代石刻畫像因年代久遠而模糊,初拓版本更清晰但罕見。這類圖像多用于紀念、裝飾或宗教場景,如古代石碑、壁畫等。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不同時期的畫象特點,可參考《漢書》《白虎通》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恤巴臂搬楦頭誖乖杯酒交好跛夫伯俞泣杖城守捶床玳宴當門犬締約斷命耳墜風缊幹忤攻心寒隽寒絲絲和璞畫虎畫皮難畫骨呼嗤隳節敗名護邏火運江靡徑尺狂煽樂呵洛陽冥寞女店主匹素菩提樹牆合潛慮諐諐氣沮清塵熱呼人曹如癡如醉散光三恨上弦神谟遠算沈穆失錯失心瘋壽域碩牲俗解屯紮翫閱窩盜握炭流湯無為法仙書歇業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