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乘籍的意思、乘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乘籍的解釋

史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錦秋亭辨》:“俟吾地之大人君子,有志乘籍者折衷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乘籍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指登記車馬信息的官方簿冊,屬行政文書範疇。以下從釋義、源流及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分解

    • 乘(chénɡ):本義為車輛,引申為車馬編制單位。如《周禮·夏官》載“四丘為甸,甸出長毂一乘”,指戰車單位。
    • 籍:簿冊、登記文書。《說文解字》釋“籍”為“簿書也”,專指官方記錄名冊。

      合稱“乘籍”即車馬登記檔案,用于管理官府車馬調配。

  2. 功能定位

    屬古代“計政”工具,記錄車馬數量、歸屬及使用情況,類似現代資産台賬。如《漢書·食貨志》提及官府通過“乘籍”核查車馬資源,防止濫用。


二、曆史源流與用例

  1. 先秦起源

    周代已建立車馬管理制度,《周禮·地官》規定“凡國之財用,必考于司書”,其中“乘籍”由“司常”官執掌,用于調配諸侯貢賦車馬。

  2. 漢代制度化

    漢代為加強集權,将乘籍納入“上計”制度(地方向中央的年度彙報)。《居延漢簡》殘簡載“車父名籍”,證實邊郡需上報車馬檔案至中央。

  3. 文學化用例

    唐宋後漸成典故。柳宗元《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以“乘籍散逸”暗喻治理失序,體現詞義的文化延伸。


三、學術考辨

部分學者認為“乘籍”與“傳籍”(通行證)存在職能交叉,但據《睡虎地秦簡·效律》,二者分屬不同管理系統:乘籍管物資,傳籍管行旅,不可混同。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乘籍"詞條
  2. 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食貨志》
  3. 楊天宇《周禮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謝桂華《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
  5. 《柳宗元集》中華書局
  6. 李均明《秦漢簡牍文書分類輯解》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乘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乘籍”指史書,主要用于記載曆史事件或地方志。該詞出自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談·談藝一·錦秋亭辨》,原文為:“俟吾地之大人君子,有志乘籍者折衷焉。”

2.詞義構成

3.讀音注意

4.相關擴展

5.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的語境中。


若需進一步了解“乘”在不同語境下的讀音差異或“籍”的引申含義,可參考古代漢語詞典或權威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镺蔓八股文苾蒭不時慘節殘餘測意忏悔錄蟲絲璀璀盜食緻飽等值線梵侶伏龍鳳雛鲠澀過當憨笑恒狀畫工胡服騎射毀方投圓火怪簡略解冠旌幹巾盥金斓客塉确九拂即刑劇團苛征蓮宇龍須友魯衛之政沐粱甯馨排澇瞥目劈頭蓋頂凄黯樵樓欽動曲棍人樣豭駒軟媚三台八座騷蹤上箋實話時易世變霜鹘死市蘇杭歎揚钿黛違義霧岚污渠邪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