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将蝦釣鼈的意思、将蝦釣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将蝦釣鼈的解釋

喻占人便宜。 宋 王君玉 《雜纂續》“愛便宜”:“寄槽養馬,将蝦釣鱉。”《全元散曲·嘲風情》:“姐姐每将蝦釣鱉,哥哥每撩蜂剔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将蝦釣鼈”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āng xiā diào biē,其含義為比喻占人便宜,通常指用較小的代價或手段獲取更大的利益。

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成語字面意思是用“蝦”作為誘餌釣“鼈”,引申為通過小利或手段獲取更大的利益,帶有投機取巧的意味。

  2.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最早見于宋代王君玉《雜纂續》中的“寄槽養馬,将蝦釣鼈”。
    • 文學引用:元代無名氏在《普天樂·嘲風情》中寫道:“姐姐每将蝦釣鼈,哥哥每撩蜂剔蠍”,用于諷刺占便宜的行為。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適用于描述處事手段。
  3. 感情色彩
    該成語為中性詞,但具體語境中可褒可貶。例如,在元曲中用于嘲諷,而現代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4. 字義分解

    • 将(jiāng):取“用、拿”之意,如“将功贖罪”。
    • 蝦:象征小利或誘餌。
    • 釣鼈:比喻謀取更大的目标。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古籍《雜纂續》及元代散曲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将蝦釣鼈:詞義解析

《将蝦釣鼈》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形容人的行為愚蠢且不切實際。它的意思是用蝦引誘捕鼈,無疑是一種不可行的行為,借此比喻不切合實際或缺乏思考的做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将蝦釣鼈這個成語是由“虍”(虎)和“魚”組成。部首“虍”表示動物虎,“魚”表示魚類。筆畫分别為4畫和11畫。

來源

《将蝦釣鼈》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小說《三國演義》。曹操派人潛入劉備營寨,向劉備報告:“主公但見己之所取,即将蝦投此處,吾慧能捉鼈,未有不能矣。”這句話比喻曹操抓捕劉備的雄心壯志不切實際。

繁體

《将蝦釣鼈》的繁體字為將蝦釣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成語《将蝦釣鼈》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較早的寫法是「將」字的上半部由「豕」取代「虍」,下半部由「弓」取代「魚」,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寫法。

例句

他的計劃就像是将蝦釣鼈,完全不切實際。

組詞

1. 将計就計:借用對方的計策來應對或反擊。 2. 見錢眼開:形容人貪財心重。 3. 畫蛇添足:做多餘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近義詞

1. 不着邊際:沒有重點或不切合實際。 2. 弄巧成拙:本意是指雖然采取的手段看似很巧妙,但最終卻事與願違。

反義詞

切實可行:表示方案、計劃、措施等具備實際可行性,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