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位的意思、赤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位的解釋

指南方。《逸周書·小開武》:“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 唐 陶拱 《天晴景星見賦》:“起青方者,縈瑞彩以蔥蘢;發赤位者,統祥光而翕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赤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南方的方位。這個釋義源于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五方觀念以及相關的天文、祭祀體系。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基本含義:南方方位

    • 在中國傳統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五方(東、南、西、北、中)對應體系中,“赤”(紅色)是南方對應的顔色,“位”即方位、位置。因此,“赤位”直接指代南方。
    • 例如,《周禮》等典籍中記載的祭祀五方天帝(五帝)的禮儀,其中南方祭祀的是赤帝(炎帝),其對應的方位就是“赤位”。
  2. 天文與祭祀意義

    • 在更具體的古代天文觀測和祭祀活動中,“赤位”有時特指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轸) 所在的星空區域。古人觀測星象劃分二十八宿,南方七宿屬朱雀,色赤,故其方位也稱“赤位”。
    • 在祭祀禮儀中,如《禮記》等文獻提到的“五祀”或祭天儀式,會按照方位設立祭壇或進行儀式,“赤位”即指為祭祀南方神靈或象征物(如赤帝、朱雀)所設的位置或方向。
  3. 文化象征

    • “赤位”作為南方的代稱,承載着五行中“火”的屬性象征,常與夏季、炎熱、生長(南方主養)等概念相關聯。

“赤位”是一個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定義是南方。這個釋義根植于中國古代的五行(火)、五色(赤)、五方(南)相互配屬的哲學體系,并在天文星象觀測(南方七宿)和國家級祭祀禮儀(祭赤帝于南郊)中得到了具體應用和體現。它不僅僅是一個方位詞,更承載着古人對宇宙秩序和時空關系的理解。

主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 對“赤位”詞條的解釋提供了基礎定義和典籍例證。
  2. 《周禮注疏》/《禮記正義》 (中華書局點校本) - 這些儒家經典及其注疏是理解“赤位”在祭祀禮儀中具體應用的關鍵文獻依據。
  3. 《史記·天官書》及相關天文典籍 - 為“赤位”指代南方七宿的天文學含義提供了背景知識。

網絡擴展解釋

“赤位”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指代方位:南方

根據五行學說,“赤位”對應南方,屬火。該解釋源自古代文獻《逸周書·小開武》,其中将五行與方位、顔色對應:

唐代陶拱在《天晴景星見賦》中也提到“發赤位者,統祥光而翕赩”,進一步佐證了赤位與南方的關聯。

二、比喻顯赫地位

部分典籍将“赤位”引申為高位或權勢熏天的地位,如皇帝的寶座或重要職位。這種用法強調地位的崇高與重要性,常用于形容權臣或君主。

補充說明

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源于詞義演變:

  1. 本義:以五行學說為基礎的方位指代(南方);
  2. 引申義:因紅色象征尊貴(如“赤帝”“赤縣神州”),逐漸衍生出高位、顯赫的含義。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選擇合適釋義。如需考據古籍中的“赤位”,優先參考方位說;若涉及權力隱喻,則取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比年不伏手差則摛掞處療春陌鋤薙賜骸骨蹴蹀顣頞登崇風級分厘匄外滾齒機亥既珠行政訴訟法寒冽黃金時間胡麻緝拏伎女禁坐九龍久盈積污蟿螽均適科鬥篆刲割斂脯連環黧黮鄰篴留住龍火鹿角率導屢教不改旄麾旻穹謀贊暖律骈集妻房凄锵趨扈柔質身相蜃珧蛇皮鼓豕豞守邏索道偷安圖例望養無可無不可蕭疎下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