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伏手的意思、不伏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伏手的解釋

不順手,不聽使。《紅樓夢》第四十回:“那 劉姥姥 入了坐,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伏手

釋義

指器物使用時不順手、不稱心,難以駕馭或操作。多形容工具、器具因設計不當或與使用者習慣不符,導緻持握、操控時感到别扭或費力。


詳細解析

  1. 字義分解

    • 不:否定詞,表“沒有”或“不符合”。
    • 伏:通“服”,意為“適應、順從”。《說文解字》釋“伏”為“司也”,引申為“馴服、契合”。
    • 手:指手持握或操作的體驗。

      整體意為器物無法順應手的操作習慣,缺乏人機工效的協調性。

  2. 語用特征

    • 經典用例:

      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回:

      “那劉姥姥入了坐,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

      此處形容筷子重量、粗細與劉姥姥日常所用差異大,導緻持握費力。

    • 語法功能:

      作謂語或補語(如“用着不伏手”),多修飾具體器物(如工具、餐具、兵器等)。

  3. 近義辨析

    詞彙 側重差異
    不稱手 器物與手型、力道不匹配
    不順手 操作流程存在障礙
    别扭 主觀不適感更強

權威例證與溯源


文化内涵

該詞濃縮了傳統造物思想中對“器以用為本” 的追求。明代《天工開物》強調工具需“工役俱便”,即器物需適配使用者生理習慣。清代李漁《閑情偶寄》亦指出:“造器者必先度人之手”,進一步印證古代對實用性與人性化設計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62-3.
  2. 周定一. 《紅樓夢語言詞典》[M]. 商務印書館, 1995. ISBN 978-7-100-01384-0.
  3. 白維國. 《近代漢語詞典》[M]. 中華書局, 2015. ISBN 978-7-101-11244-0.
  4. [清]曹雪芹. 《紅樓夢》[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不伏手”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物品使用時不順手、不聽使喚,或形容人對某種狀态難以適應。

二、詳細解析

  1. 字面意義:多用于描述工具、器物等因重量、形狀或材質問題導緻使用不便。例如《紅樓夢》中劉姥姥用沉甸甸的筷子時感到“不伏手”,即因筷子過重而難以靈活使用。
  2. 引申含義:也可比喻人對環境、規則等不適應,但此用法較少見。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方言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切傲睨得志璧池别緒避慊不知量慘鸷刻覈敞坪茶竈赤馬串貫大步流星箪瓢陋室盜主燈塔端較蠹書蟲餓羸反告分春複蹈前轍富在知足改毀桂椒後儒壞色黃天霸花言巧語活絡活像雞蛋青進壁窘急鹫嶽誇靡來去楞手楞腳連陰雨力量柳範錢帛岒峨清吟情詐七煞山農山鎮首祚思榦四學唆擺讨檄天畔貼燮替力筒管脫氧核糖核酸物是人非先策縣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