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身體形象。 隋 江總 《攝山栖霞寺碑》:“ 大同 二年,龕頂放光,光色身相,晃若炎山,林間樹下,赩如火殿。”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觋》:“問天天從來不具人身相,隻得來道扮男妝。”
“身相”是一個多維度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指人的體态和外貌,包括身高、體重、五官、肌肉等外在特征,可反映健康狀況、生活習慣等。例如通過觀察身相,可初步判斷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或生活狀态。
在佛經中,“身相”被解釋為衆生因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成的虛幻色身。如《金剛經》提到“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強調不應執着于表象,而應領悟本質。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哲學或相術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金剛經》或傳統相學文獻。
身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身”和“相”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身”的部首為“身”,總筆畫數為7。它來源于人的形象,表示人體的部分。
在繁體字中,“身”仍然保持原來的形态。
在古時候,漢字“身”的寫法有所不同,它是由兩個丁字旁組成,中間一個一字旁。
“相”的部首為“目”,總筆畫數為9。它來源于象征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交往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相”保持了原來的形态。
在古時候,漢字“相”的寫法是由“目”和“井”兩個部分組成。
“身相”指一個人的外貌、體态、舉止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例句1:他的身相高大而健壯,給人一種很有力量感的印象。
例如,例句2:她的身相優美,走起路來輕盈而優雅。
組詞:身材、相貌、儀相。
近義詞:外貌、體态、舉止。
反義詞:内在、内涵。
以上是關于“身相”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詳細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