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刲割的意思、刲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刲割的解釋

(1).屠宰。《禮記·雜記下》“其衈皆于屋下” 漢 鄭玄 注:“衈謂将刲割牲以釁,先滅耳旁毛薦之。”《北史·齊紀中》:“庚辰,詔丘郊禘袷時祭,皆市取少牢,不得刲割,有司監視,必令豐備。” 唐 羅隱 《讒書·題神羊圖》:“羊有貪狠性,人有刲割心。”

(2).指外科手術。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學》:“神輸之鍼,灼艾之治,于足治頭,于背治匈,遠西刲割之醫弗能為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刲割”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屠宰
    指宰殺牲畜的行為,常用于古代文獻中。例如《禮記·雜記下》提到“刲割牲以釁”(宰殺牲畜用于祭祀),漢代的鄭玄也對此有注解。唐代羅隱在《讒書·題神羊圖》中寫道“羊有貪狠性,人有刲割心”,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含義。

  2. 外科手術
    近代學者章炳麟在《國故論衡·原學》中,将“刲割”引申為外科醫療操作,如針灸、艾灸等療法,并對比了中西方醫學的差異。

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尤其是“外科手術”的義項,通常會被更明确的術語替代。若涉及古籍或文史研究,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刲割

刲割(kuī gē)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刀或工具将物體切割成幾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刲的拆分部首是刀,割的拆分部首是刀。刲的總筆畫數是3,割的總筆畫數是8。

來源

刲割的來源是兩個古代漢字,刲和割,在古代漢字中都有刀的意思。刲代表将刀下在肉身上,割代表将刀切下去。

繁體

刲割的繁體字為剮割,在台灣、香港等地區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中,刲的寫法是以刂為部首,兼有"止,刀"兩個意義。割的寫法是以刂為部首,兼有"首刀"兩個意義。

例句

1. 他用刀刲割了香蕉。

2. 農民将麥子割成小片,刲割成麥稭。

組詞

刀刲、割傷、割開、切割、解割

近義詞

切割、剖開、切開、剖割、開割

反義詞

合并、結合、粘合、融合、連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