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火的意思、龍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火的解釋

(1).指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東方七宿稱蒼龍,心宿有星三顆,其主星又稱鹑火、大火,故稱。《文選·張協<七命>之一》:“若乃龍火西頽,暄氣初收。飛霜迎節,高風送秋。” 李善 注:“《漢書》曰:東宮蒼龍房心,心為火,故曰龍火也。”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七:“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參見“ 二十八宿 ”、“ 心宿 ”。

(2).天子袍服上的龍、火之飾。《舊唐書·輿服志》:“華蟲象物,龍火分形。”

(3).天之陰火。 宋 陸佃 《埤雅·釋獸》:“内典曰:‘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火一·陽火陰火》:“天之陰火二:龍火也,雷火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龍火焚山,鶴糞枯砌,則見尅之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火”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天文星宿釋義

指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東方七宿合稱“蒼龍”,而心宿包含三顆主星,其中主星被稱為“鹑火”或“大火”,因此得名“龍火”。例如《文選·張協<七命>》中“龍火西頽,暄氣初收”即指星宿運行的天象變化。

二、服飾文化釋義

指天子袍服上的龍紋與火焰紋飾,象征帝王權威。如《舊唐書·輿服志》記載“華蟲象物,龍火分形”,描述古代帝王服飾的華美與等級象征。

三、自然現象釋義

指天之陰火,與普通火焰性質不同。宋代陸佃《埤雅·釋獸》提到“龍火得水而熾”,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也将其歸類為“陰火”之一,強調其特殊屬性。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文選》《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火的意思

《龍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龍的火焰。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祥瑞和力量,而火焰則象征着熱情和力量。因此,《龍火》可以理解為龍的火焰,具有強大的力量和狂熱的熱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即“龍”和“火”。其中,“龍”是由“辶”(走)和“虍”(虎)組成的,表示龍的走向;“火”則是由“火”這個部首構成。根據筆畫數來計算,“龍”有9筆,“火”有4筆。

來源和繁體

《龍火》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龍被認為是一種神獸,它能夠吐息出火焰。因此,《龍火》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在繁體中,詞語“龍火”保持不變,仍然是“龍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龍”并不是用“龍”這個字形來表示,而是用“龍”來寫。相比之下,“火”的字形在古代與現在并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的眼神中閃爍着龍火般的力量。

2. 這位武術大師的拳法快如龍火,無人能敵。

3. 那個男孩在黑暗中點燃了一把龍火,照亮了整個夜晚。

組詞

1. 龍舞:指表演者打扮成龍形,以舞蹈的形式展現龍的威嚴和祥瑞。

2. 火焰:指燃燒物體産生的光亮和熱氣。

3. 龍興:指龍的興盛和發展。

近義詞

1. 炎火:指燃燒的火焰。

2. 龍騰:比喻氣勢磅礴,威風凜凜。

3. 火龍:指象征着能量和力量的龍形。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