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郎主的意思、郎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郎主的解釋

(1).舊時奴婢對主人的稱呼。《宋書·王弘傳》:“奴客與符伍交接,有所隱蔽,可以得知,是以罪及奴客。自是客身犯愆,非代郎主受罪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音律》:“續《西廂》者之才,去作《西廂》者止争一間……以彼之才,較之作《南西廂》者,豈特奴婢之于郎主,直帝王之視乞丐。”

(2).舊時妻妾對夫主的稱呼。 唐 李賀 《江樓曲》:“蕭 * 白雲差池,黃粉油衫寄郎主。” 清 厲鹗 《悼亡姬》詩之八:“郎主年年耐薄遊,片帆望盡海西頭。”

(3).曆史上北方少數民族稱君主。 宋 範成大 《題張戡蕃馬射獵圖》詩:“ 陰山 磧中射生虜,馬逐箭飛如脫兔。猖狂若到 殺胡林 ,郎主猶羓何況汝。”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老夫 完顔女真 人氏,小字 樂善 。老夫幼年跟隨郎主,南征北讨,東蕩西除,多有功勞汗馬。”《水浒傳》第八三回:“話説當年有 遼國 郎主,起兵前來侵占山後九州邊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郎主"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征的複合稱謂詞,其詞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稱謂大詞典》的記載,該詞的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基本釋義 "郎主"由"郎"與"主"兩個語素構成:"郎"原指廊下侍從,後演變為對青年男子的尊稱;"主"表示主宰者。組合後特指:

  1. 古代奴婢對年輕男主人的敬稱(《後漢書·列女傳》用例)
  2. 北方遊牧民族對部落首領的漢化稱謂(《資治通鑒·晉紀》胡三省注)

二、曆史語義演變 《辭源》指出該詞經曆了三個階段: • 漢代:專指貴族世家少主(《世說新語》王導稱司馬睿) • 宋元時期:擴展為對普通士人家主的泛稱(《水浒傳》第23回用例) • 明清時期:詞義窄化,多用于戲曲話本

三、文化内涵解析 《中國古代社會風俗辭典》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

  1. 體現古代主仆等級制度中的身份标識功能
  2. 反映胡漢文化交融中的語言互滲現象
  3. 在明清小說中衍生出"郎主-主母"的對稱體系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退出日常使用範疇,僅存于曆史文獻及仿古文學創作,其曆時演變軌迹為研究古代社會結構提供了語言學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

“郎主”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奴婢對主人的稱呼
    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如《宋書·王弘傳》中記載“罪及奴客,非代郎主受罪也”,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也以“奴婢之于郎主”作比喻。

  2. 妻妾對夫主的稱謂
    唐代李賀《江樓曲》中“黃粉油衫寄郎主”,以及清代厲鹗的悼亡詩“郎主年年耐薄遊”,均體現了妻妾以“郎主”指代丈夫的用法。

  3. 北方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
    曆史上,該詞曾被用于指代北方少數民族的君主。例如《喻世明言》提到“郎主若不信,可要蕭芹試其術法”,此處“郎主”即指邊疆民族的君王。部分文獻中,“郎主”也寫作“狼主”,但這一變體多見于民間話本或低權威性資料。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拔軍棒香輩羣薄伐步曲宸遊馳弋酬辨單破頂隔多音二婚發威法席奉率負背鬴洧梗目貫頤閨教過氧故址候蟲篁路黃湯辣水佳觀撿場僥靈藉略警誡決去鋸鲨圹僚琅笈撩衣龍蟠虎伏龍瓶馬胡子摹襲鋪列籤訣軟設設入易散鼓沙灘攝職始亂終棄手下人松耳石俗本特産天隱蹄間三尋文衣無功而返無那鹹潮銜淚笑裡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