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臭氧的意思、臭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臭氧的解释

[ozone] 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可做氧化剂、消毒剂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臭氧(O₃)是氧气(O₂)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在汉语词典及科学语境中,其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字义与化学定义

  1. 字源解析

    “臭”古义指气味(非仅臭味),此处强调其刺激性;“氧”指元素构成。臭氧即“有气味的氧”,源于雷电或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特殊气味。

  2. 科学定义

    臭氧分子式为O₃,常温下为淡蓝色气体,具有鱼腥草味。自然界中由太阳紫外线辐射或闪电作用于大气中的氧气生成。


二、物理特性与存在形式

  1. 物理性质

    密度大于氧气,熔点-192.7°C,沸点-111.9°C,易溶于水。高浓度时呈蓝色,液态为深蓝色。

  2. 分布特征

    地球大气中约90%的臭氧存在于平流层(距地表15-35公里),形成“臭氧层”;近地面臭氧则属污染衍生物。


三、环境作用与影响

  1. 保护性屏障

    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UV-B、UV-C),保护地表生物免受伤害,被誉为“地球防晒层”。

  2. 污染性危害

    近地面臭氧由氮氧化物(NOₓ)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经光化学反应生成,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会刺激呼吸道并损害农作物。


四、应用领域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名词》.
  2. 中国气象局. 《气象学基础术语》.
  3. 生态环境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4. 世界卫生组织(WHO). 《紫外线辐射与健康评估报告》.
  5.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地面臭氧污染防控指南》.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消毒技术规范》.
  7.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食品加工助剂使用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臭氧(Ozone,化学分子式O₃)是氧气(O₂)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特性与作用:

一、基本性质

  1. 物理特性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具有特殊臭味(类似鱼腥味),液态呈深蓝色,固态为黑紫色。其溶解度高于氧气,可通过无声放电法从氧气中制取。

  2. 化学特性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易分解为氧气(反应式:$$2O_3 rightarrow 3O_2$$)。


二、分布与作用

  1. 平流层臭氧(有益层)
    主要分布于距地面10~50千米的平流层,形成臭氧层,浓度可达2×10⁻¹毫升/立方米。它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尤其UV-B和UV-C波段),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

  2. 近地面臭氧(有害层)
    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经光化学反应生成。浓度超过40微克/立方米时可能刺激呼吸道、眼睛,长期暴露会损害肺功能及植物生长。


三、应用与健康影响

  1. 工业与医疗应用
    臭氧可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及食品保鲜(强氧化性杀菌)。医疗领域通过臭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皮肤病等,但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2. 双重健康效应
    微量臭氧可刺激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但高浓度(如>300微克/立方米)会引发咳嗽、肺功能下降等危害。


四、总结

臭氧具有“双重身份”:平流层中作为天然紫外线屏障,而地面过量时则成为污染物。其化学活性强,需科学利用以平衡生态与健康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埃堨悲怖补阙拾遗长歔朝带城邑绸缪雕槛东人方所服俸戆眼子干榨高怼诰劄出身根魁拐棍古异轰訇红谕隳顿挥拍交钱畟畟寂淹机要秘书绝技跼脊康和口不二价夔凤纹琨夷蓝桥辽饷陵篡领理緑茵蛮鼓旄车门父民讹朴慎千乞黔突暖席七死七生日见瑞月三年不蜚三珠符上品勝地奢遮私庇天资雄厚铁杠尪卒轊车温富猧子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