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進的意思、末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進的解釋

猶後輩,後學。自謙之詞。 明 何景明 《上李西涯書》:“明公之識,非末進可窺。” 明 何景明 《進舟賦》:“繄餘之末進兮,匪取教于一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進”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和語境兩個維度解析:

1. 詞義分解與基本釋義

“末”指事物的末端、次要部分,“進”本義為前進,引申為層級或序列中的提升。組合後,“末進”既可指代處于序列末尾的晉升者,亦可比喻學識、地位上的晚輩或後學。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到“末進之士,宜守謙德”,此處“末進”即指資曆尚淺的學者。

2. 曆史語境中的雙重指向

在科舉制度中,“末進”曾特指殿試排名末等的進士,如宋代《科舉輯要》載“末進者,雖名在榜尾,猶得授職”。而在學術領域,該詞常被用作自謙之辭,例如明代王陽明書信中自稱“陽明末進”,以示對前輩的尊重。

3. 現代用法的延展與局限

當代漢語中,“末進”的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文體。需要注意的是,該詞與“末學”“後進”存在細微差異:“末學”強調學識淺薄,“後進”側重時間順序,而“末進”更突出層級序列中的位置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末進”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自謙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末進”指代後輩、後學,是古代文人或晚輩在長輩、前輩面前的自謙之詞,表示自己學識淺薄或地位卑微。例如:

    “明公之識,非末進可窺”(明代何景明《上李西涯書》)。

  2. 字義拆分

    • 末:本義為“樹梢”,引申為“末端、次要的”,如“舍本逐末”。
    • 進:此處指“後進”,即學問或資曆較淺的人。

用法與語境

近義詞與相關詞

權威來源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查閱明代何景明的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白過百禽保不住菠棱部集不踰矩長途跋涉啜茗大珰逮獄抵擋第觀東華東橋都籃多私覆盆難照刮胡子管幹河步鶴跱合尊火龍黼黻嬌嬌女劫竊經濟危機錦幕記說軍南門隽彥诳豫掠考量核莫二鳥夷紐子女國女人氣竊柄噙口錢肉燈台讪短麝粉申韓說不上來輸榮束脩羊肆類四垣傥佯體統頹瘁退概玩威委羸無骨字無寄無霜期獻觞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