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忤嫚 ”。
"忤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忤"與"慢"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違逆輕慢",具體包含以下語義層次:
一、分字解析
二、綜合釋義 該詞特指在人際關系中表現出的雙重失禮行為:既包含态度上的傲慢不恭(慢),又存在行動上的悖逆對抗(忤)。《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其常見使用場景為古代文獻中描述臣子對君主、子女對尊長的雙重失禮狀态。
三、使用場景 根據《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例證,該詞多出現于曆史文獻,如《後漢書·陳忠傳》"忠臣盡節,以死為歸,不畏強禦,不忤慢上",強調對權威既不能違抗也不能怠慢的雙重倫理要求。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悖慢"側重行為沖突,"傲慢"側重态度輕蔑;反義詞"恭順"包含态度與行為的雙重順從,"謙敬"則強調言語舉止的合宜。
五、權威出處 該詞釋義可溯源至《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7卷)第358頁條目,以及《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296頁相關詞條。
“忤慢”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忤慢”指違抗與怠慢,通常表示對他人或權威的不順從、不尊重态度。該詞可寫作“忤嫚”,兩者含義相同。
“忤慢”強調“違抗”與“怠慢”的雙重含義,常見于描述人際關系或社會規範中的沖突。其用法偏向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案節擺樣剝桡鞭麟笞鳳不劣方頭長郎齒學春禽辭客辭秩倒嚼點水跌錢地下街斷章取義額籍訪提鳳穴風檐寸晷服話夫妻船寡仇紅綿黃台瓜蔓簡落狐狸夾膝激發态奇函數糾錯決罰局奁悾悾曠日引月困勉下學酷霜癞須諒宥落成典禮馬路崖子木饧衲線辟仗箭寝膳啓谒驅率如花似朵儒教實事手冊耍青皮纾回隨班堂階剔挑脫躧踠跌王太後杌凳矹矹饷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