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提的意思、訪提的詳細解釋
訪提的解釋
訪查并提訊。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人命兩家窮》:“吾鄉一耆民,生平為人排難解紛,然未免涉及分外,恩怨參半耳。上憲訪提到案,詰以私和人命,多至三十六頭。”
詞語分解
- 訪的解釋 訪 (訪) ǎ 向人詢問,調查:訪求(探訪尋求)。訪員(記者)。搜奇訪古。 探問,看望:訪視。訪問。訪晤(探訪會晤)。探親訪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提的解釋 提 í 垂手拿着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 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 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 将犯人
網絡擴展解釋
“訪提”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ǎng tí,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訪提”由“訪”和“提”二字組成:
- 訪:意為訪問、探問或調查(如“訪查”“采訪”)。
- 提:此處指“提訊”,即傳喚審問(如“提審犯人”)。
綜合釋義為“訪查并提訊”,多用于法律或官方語境中,指通過調查後對相關人員進行傳喚審問。
二、詳細說明
-
詞源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例如《吳下諺聯·人命兩家窮》中記載:“上憲訪提到案,诘以私和人命,多至三十六頭。”,描述官府通過調查後提審涉案人員的過程。
-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司法、行政等領域,強調“調查+審問”的雙重動作。例如:
- 例句:“對犯罪嫌疑人需先訪提,再依法處理。”
- 現代用法可延伸至需要深入調查并問責的場合,如媒體報道中的“記者訪提相關部門”。
三、注意事項
- 與成語的區分:部分資料(如)誤将其歸為成語,實則為普通詞語,且無“提拔”之義。
- 權威性來源:漢典等權威詞典明确其釋義為“訪查并提訊”,其他網絡釋義需謹慎甄别。
四、總結
“訪提”是帶有法律色彩的動詞,強調調查與審問的結合。其核心意義和用法在清代文獻及現代司法場景中均有體現,需注意避免與“訪問提拔”等錯誤解讀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訪提(fǎng tí)是一個漢字詞語,以下是對它的解釋和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訪提由“讠”與“是”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讠”是一個偏旁部首,表示言談;“是”是一個意義為“true”的radical。
根據《康熙字典》,訪提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
訪提是一個古代的詞彙,它的來源和出處并沒有完全明确的記載。然而,根據上下文和語境,我們可以推測它可能與尋找、訪問、詢問等含義相關。
繁體字:
訪提的繁體字是「訪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訪提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詳細文獻記載,我們無法确定古時的确切寫法。
例句:
1. 我需要訪提你的觀點。
2. 請你訪提一下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組詞:
訪提可以作為一個動詞使用,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一些常見的組詞包括:
1. 訪問(fǎng wèn):表示拜訪或查詢信息。
2. 提問(tí wèn):表示發問或詢問。
3. 尋訪(xún fǎng):表示尋找或探訪。
近義詞:
一些與訪提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1. 詢問(xún wèn):表示向他人詢問或調查情況。
2. 探訪(tàn fǎng):表示拜訪或探索。
3. 尋找(xún zhǎo):表示尋求或搜索。
反義詞:
一些與訪提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
1. 回避(huí bì):表示躲避或回避。
2. 隱瞞(yǐn mán):表示隱瞞或保密。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