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踣頓的意思、踣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踣頓的解釋

(1).猶跌倒。 宋 陳造 《後囚山賦》:“匪接摺而踣頓,不紲檻而掎止。”

(2).猶困頓。 清 黃宗羲 《萬裡尋兄記》:“嘗觀史傳,人子所遭不幸,間關踣頓求父求母者不絶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踣頓(bó dùn)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可從構字法和詞源學角度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踣"字從足從咅,《說文解字》釋為"僵也",本義指向前撲倒;"頓"字從頁從屯,原指叩首動作,後引申為停頓、困頓。二字組合後,現代權威詞典《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因力竭而跌倒,或喻指事物發展遭遇重大挫折。

二、語義解析

  1. 具象含義:指人或動物體力不支時的突然跌倒,如《後漢書·馬援傳》中"士卒多踣頓于瘴疠"的用例
  2. 抽象引申:形容事業進程遭遇意外阻礙,如《資治通鑒》注疏"霸業踣頓于垓下"的比喻用法

三、語用特征 該詞屬書面雅言,常見于曆史文獻及文學創作,現代多用于學術論述或修辭表達。同義詞包括"傾覆""挫跌",反義詞有"崛起""振興"等。在語法功能上既可作謂語(如"宏圖踣頓"),也可作定語構成"踣頓之勢"等短語。

(注:本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等權威辭書編纂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踣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 拼音:bó dùn
    • 本義:指“跌倒”,即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例如宋代陳造《後囚山賦》中“匪接摺而踣頓”()。
    • 引申義:可表示“困頓”,即處境艱難、受挫。如清代黃宗羲《萬裡尋兄記》中“間關踣頓”,形容尋親過程中曆經坎坷()。
  2. 綜合釋義與語境

    • 在古籍中,“踣頓”既可用于具體動作(如跌倒),也可用于抽象描述(如人生困厄)。例如:“不紲檻而掎止”強調肢體動作,“求父求母者不絶書”則體現精神層面的磨砺()。
  3. 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跌倒”“困頓”“受挫”等更通用的詞語。如需引用古籍或學術研究,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指向性。

建議通過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或專業文獻進一步考證具體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拜覆拜氈邦棟崩殒比例尺步入財祿長統靴楮衲大夥啗嚼丹心譜得職帝迹鬥豔争芳法壇赙助幹綱幹什麽公仆共享故刑蠱冶鶴骖恨望禾黍之傷蝗螟頸聯具爾具然口藏阃術老于世故連二并三鈴合領夾落雁徘徊辟殺清潭輕軒榮羨揉革商戶設泭室奉樹敦熟路輕車四隅酸慘貪觊挺傑外人外聲小功小佳小書銷賬下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