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ublish]∶在報、刊上登載出來
發表文章
(2) [issue;declare;express]∶在公開場合說出
發表意見
(3)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by means of diaphoresis]∶中醫名詞。即發汗解表。解散表邪的一種方法
(1).進上表章。《三國志·吳志·華覈傳》:“ 蜀 為 魏 所并, 覈 詣宮門發表曰:‘閒聞賊衆蟻聚向西境,西境艱險,謂當無虞。’”《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後 太祖 為 魏王 , 訓 發表稱贊功伐,褒述盛德。”
(2).猶顯示。《孽海花》第二四回:“他既要來螳臂當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也可發表我國的兵力,叫别國從此不敢正視。”
(3).發抒;表達。 ********* 《在武昌十三團體聯合歡迎會的演說詞》:“罷工一事,乃無法行其社會主義而始用之,以發表其痛苦,非即社會主義也。” 鄒魯 《中國同盟會·招降滿洲将士布告》:“誠以國民軍者,以國民組織而成,發表國民之心理,肩荷國民之責任,以主義集合,非以私人號召,故民之歸之如水之就下也。”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講書、屬文、寫字文類,皆發表之事。”
(4).宣布;公布。 巴金 《秋》一:“三叔雖不願将此事對外發表,亦未深加追究,但是他在 陳克家 面前丢了臉,心中非常不痛快。”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她的二舅是剛剛發表了教育局局長的盟兄。”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還沒有出醫院,市政府已發表了他的教育局長。”
(5).在報刊上登載。 ********* 《萍蹤寄語》三十:“每天大概都有四篇洋洋灑灑的長文章發表。” 魯迅 《書信集·緻李小峰》:“序文因尚須在刊物上發表一次,正在托人另抄。” 巴金 《<隨想錄>總序》:“我一篇一篇地寫,一篇一篇地發表。”
(6).猶洩露。 魯迅 《僞自由書·電的利弊》:“ 日本 幕府時代,曾大殺*********徒,刑罰很兇,但不準發表,世無知者。到近幾年,乃出版當時的文獻不少。”
(7).中醫學名詞。謂發散表邪。《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 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發表勿攻裡,治内無外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甯》:“醫師診視,投劑發表。”
"發表"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其核心語義包含三個維度:
一、公開表達觀點 指通過正式途徑向公衆闡明意見或立場,《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為"向集體或社會表達(意見)"。常見于政治、學術等正式場合,如"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表減排倡議"。
二、公布研究成果 特指學術成果的正式公開,《漢語大詞典》載有"在刊物上登載(文章、繪畫、歌曲等)"的用法。例如科研人員在國際期刊《自然》發表論文,需經過同行評議流程。
三、傳統醫學含義 古漢語中可指"解表"療法,《中醫大辭典》記錄該用法源自《傷寒論》"發表攻裡,本自不同"。現代臨床仍保留"發表散寒"等專業術語。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官網. 締約方會議決議文本.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Nature期刊投稿指南. Springer Nature集團官網. 李經緯等. 中醫大辭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0.
“發表”是一個動詞,主要含義是通過公開方式表達、傳播觀點、成果或信息。其核心在于“将内容正式呈現給公衆”,根據語境不同,具體含義和用法有所差異:
公開表達
正式刊載或展示
學術領域
媒體傳播
公共表達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語境分析或例句,可以提供詳細用例進一步探讨。
菴羅拔罐子白鸾绫闆殭冰浄骖風驷霞暢塞赤道丹心颠倒鼎力扶持東幸度紀跺擡珥彤鲕狀岩風言俏語豐羽櫜弓戢戈漢案戶寒宮厚貨夾被賈閣甲骨江神結正謹德金傷舊營生捐階句爪苛政猛于虎沒巴鼻門舊内備匿留儗儗盤湢骈支普濟堂乾廕谯诃悄語清江引氣毬搉利髯鼎升遐士可殺不可辱施舍室子俟分死水微瀾通天塔投河奔井焞焞誤導憲網小儒小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