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道的意思、赤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道的解釋

(1) [the equator]∶環繞地球的最大周徑,借指靠近地球赤道的國家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葉6*6*英詩

(2) [celestial equator]∶天球赤道,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而形成的大圓

詳細解釋

(1).古代主渾天說者認為,天體是個渾圓形的球體,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圓周線。現代天文學稱為天球赤道。《漢書·天文志》:“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後漢書·律曆志下》“黃道去極” 劉昭 注引 漢 張衡 《渾儀》:“赤道橫帶渾天之腹,去極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書·洪範》“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 唐 孔穎達 疏:“正當天之中央、南北二極中等之處謂之赤道,去南北極各九十一度。” 明 何景明 《六月望月食》詩:“未月黃衢厄,妖遮赤道行。”

(2).指地球赤道,即環繞地球表面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圓周線。 清 徐繼畬 《地球志略》:“地球從東西直剖之,北極在上,南極在下,赤道橫繞地球之中,日馭之所正照也。” 清 黃遵憲 《以蓮菊桃作歌》:“地球南北倘倒轉,赤道逼人寒暑變。”

(3).猶言知道,誰知道。《金6*6*梅詞話》第三五回:“赤道幹的什麼繭兒,恰似守親的一般。”《金6*6*梅詞話》第六八回:“我的馬走得快,你步行,赤道挨磨到多咱晚,惹的爹説。”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赤道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一條假想圓圈,将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以下是其核心解釋:

1.地理定義

赤道是緯度0°的緯線,距離南北兩極相等,周長約40,075公裡,是地球最長的緯線。它穿過南美洲、非洲、亞洲的多個國家,如厄瓜多爾、巴西、剛果和印度尼西亞。

2.氣候特征

赤道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平均氣溫約25-28℃,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這種環境孕育了亞馬遜雨林、剛果盆地等生物多樣性熱點。

3.天文意義

4.物理特性

5.文化與象征

部分赤道國家設立紀念碑标志(如厄瓜多爾的“赤道之城”基多),成為旅遊景點。赤道也常被用作全球氣候帶劃分的基準線。

若需更專業的測量數據或地理坐标計算,可參考地球科學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道(chì dào)是一個表示地理概念的詞彙,常用來描述地球的位置和劃分地球的南北半球。下面是關于赤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赤道的拆分部首是赤(chì)和辵(chuò),它的拆分筆畫數為5。 2. 來源: 赤道一詞起源于拉丁語“aequator”,意為“使平均”。該詞最早被用于描述地球上一個聯接南北兩極的假想線。 3. 繁體字: 赤道的繁體字是赤道(chì dào)。 4.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赤道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也是赤道(chì dào)。 5. 例句: - 赤道上的氣溫非常高。 - 赤道地區的天氣多變。 6. 組詞: 赤道線(chì dào xiàn)- 描述地球上南北兩極中間的線條。 赤道國(chì dào guó)- 位于赤道附近的國家。 7. 近義詞: 赤緯(chì wěi)- 地理學上指南北緯度為零的線。 8. 反義詞: 北極(běi jí)- 地球的北極點,位于赤道的北面。 南極(nán jí)- 地球的南極點,位于赤道的南面。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