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對诏的意思、對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對诏的解釋

猶對策。《新唐書·員半千傳》:“客 晉州 ,州舉童子, 房玄齡 異之,對詔高第,已能講《易》、《老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對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對诏”意為“猶對策”,即對皇帝發布的诏令進行回應和執行。具體指官員或臣子面對皇帝的诏書時,需積極應答并落實相關命令,體現對皇權的服從。

  2. 詞語結構與來源

    • “對”表示回應、應對,“诏”指皇帝發布的命令(如提到,“诏”字本義為“上告下”,後特指帝王诏書)。
    • 曆史用例見于《新唐書·員半千傳》:“對詔高第,已能講《易》《老子》”,指通過應答诏令的考核獲得優異名次。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官員行政語境,強調對上級命令的忠實執行(提到“多用于形容官員對上級的命令忠實執行”)。也可引申為對重要指示的積極響應。

  4. 補充說明
    “诏”的讀音為zhào,其字形由“言”和“召”組成,本義為號令,進一步印證“對诏”與帝王權威的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對诏》是什麼意思

《對诏》是一種古代文學體裁,指的是對官方下達的诏書進行回複或回答。

《對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對诏》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言”,共有9個筆畫。

《對诏》的來源

《對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士人對政治事件的反應和表達。當時,官方會下達诏書以傳達政策或命令,士人常常以《對诏》的形式寫回複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對诏》的繁體字

《對诏》的繁體字為《對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許多不同于現代的變體,具體的古代寫法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和文獻來進行研究和了解。對于《對诏》這個詞,古代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形狀大緻相同。

《對诏》的例句

1. 他以一篇《對诏》回複了官方的命令。

2. 公元前5世紀的古代文獻中,可以發現一些關于《對诏》的例句。

與《對诏》相關的組詞

對策、對推、回诏、诏書、诏敕

與《對诏》近義詞

對報、對述、答複、回應

與《對诏》反義詞

未對、不回、忽略、無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