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诏的意思、对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诏的解释

犹对策。《新唐书·员半千传》:“客 晋州 ,州举童子, 房玄龄 异之,对詔高第,已能讲《易》、《老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对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含义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对诏”意为“犹对策”,即对皇帝发布的诏令进行回应和执行。具体指官员或臣子面对皇帝的诏书时,需积极应答并落实相关命令,体现对皇权的服从。

  2. 词语结构与来源

    • “对”表示回应、应对,“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如提到,“诏”字本义为“上告下”,后特指帝王诏书)。
    • 历史用例见于《新唐书·员半千传》:“对詔高第,已能讲《易》《老子》”,指通过应答诏令的考核获得优异名次。
  3.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官员行政语境,强调对上级命令的忠实执行(提到“多用于形容官员对上级的命令忠实执行”)。也可引申为对重要指示的积极响应。

  4. 补充说明
    “诏”的读音为zhào,其字形由“言”和“召”组成,本义为号令,进一步印证“对诏”与帝王权威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对诏》是什么意思

《对诏》是一种古代文学体裁,指的是对官方下达的诏书进行回复或回答。

《对诏》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对诏》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言”,共有9个笔画。

《对诏》的来源

《对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士人对政治事件的反应和表达。当时,官方会下达诏书以传达政策或命令,士人常常以《对诏》的形式写回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对诏》的繁体字

《对诏》的繁体字为《對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许多不同于现代的变体,具体的古代写法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和文献来进行研究和了解。对于《对诏》这个词,古代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的意思和形状大致相同。

《对诏》的例句

1. 他以一篇《对诏》回复了官方的命令。

2. 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文献中,可以发现一些关于《对诏》的例句。

与《对诏》相关的组词

对策、对推、回诏、诏书、诏敕

与《对诏》近义词

对报、对述、答复、回应

与《对诏》反义词

未对、不回、忽略、无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