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羽絕鱗的意思、斷羽絕鱗的詳細解釋
斷羽絕鱗的解釋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元 柯丹邱 《荊钗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别後斷羽絶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鱗的解釋 鱗 (鱗) í 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身體表面長的角質或骨質小薄片:魚鱗。鱗片。 鱗狀的:鱗爪(僶 )。鱗波。鱗莖。鱗屑。鱗集(群集)。遍體鱗傷。鱗次栉比。 泛指有鱗甲的動物:鱗鴻(指“魚雁”,
網絡擴展解釋
“斷羽絕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斷絕書信。其中“羽鱗”代指古代傳遞信息的“魚雁”(古代以魚腹藏信、雁足系書象征書信往來)。
出處與用法
- 來源:出自元代柯丹邱的南戲作品《荊钗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别後斷羽絕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 結構:聯合式成語(ABCD結構),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書面語。
文化背景
“魚雁”是古代書信的代稱:
- 魚:源自“魚傳尺素”的典故,古人将書信藏于魚形木盒中傳遞。
- 雁:出自《漢書·蘇武傳》,用雁足系帛書傳遞信息。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因離别、變故等原因導緻音信全無的狀态,例如:“戰亂後,他與家人斷羽絕鱗,多年未見音訊。”
此成語在現代使用較少,更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需結合具體上下文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羽絕鱗》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某事或某物遭受極為嚴重的損害或破壞,沒有絲毫剩餘或殘存。下面我為你提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斷(立)羽(羽)絕(月)鱗(魚)
- 筆畫:斷(4畫)羽(6畫)絕(5畫)鱗(13畫)
來源:
《斷羽絕鱗》是取自《左傳·僖公十二年》。其中的原文為:“無庸諱言:夫古之人謂患難見其性也,猶驗其斷羽絕鱗,生而知之。”意思是說,古代人把患難和困境看做是考驗一個人性格的時刻,猶如檢驗鳥獸的脫羽和魚鱗一樣,生而知之。
繁體字:
《斷羽絕鱗》(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在漢字結構和筆畫形态上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斷羽絕鱗》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意思仍然相同。
例句:
- 這次地震讓整個城市斷羽絕鱗,幾乎沒有一棟建築沒有受損。
- 這家公司經曆了一場巨大的經營危機,現在已經斷羽絕鱗。
- 這本書的内容遭到了嚴重篡改,原本的精華已經斷羽絕鱗了。
組詞:
- 斷絕(損失聯繫或終止)
- 絕望(對未來感到極度失望)
- 鱗片(魚或其他動物身上的鱗)
- 羽毛(鳥類身上的羽毛)
近義詞:
- 毀滅性的損害
- 徹底湮滅
- 完全毀壞
反義詞:
- 完好無損
- 保存完好
- 如初般完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