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穢的意思、惡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穢的解釋

污穢。《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其臭羶” 唐 孔穎達 疏:“水受惡穢,故有朽腐之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惡穢(è huì)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惡”與“穢”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字源、詞義演變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惡(è)

    • 本義:指罪過、不良行為。《說文解字》釋為“過也”,引申為丑劣、污濁之意。
    • 引申義:在複合詞中強化負面屬性,如“惡臭”“惡疾”,強調令人厭惡的性質。
  2. 穢(huì)

    • 本義:原指荒田雜草,《說文解字》稱“蕪也”,後擴展為污垢、不潔之物。
    • 引申義:泛指道德或物質層面的肮髒,如“污穢”“穢行”。

二、複合詞釋義

“惡穢”融合二字核心含義,表達“極度肮髒污濁,令人憎惡” 的抽象或具象狀态,具體分為:

  1. 物質層面:指腐敗污濁的實體(如腐爛物、排洩物)。

    例:《黃帝内經·靈樞》載“惡穢不潔,不可食也”,強調不潔之物的危害性。

  2. 道德層面:形容卑劣丑惡的言行或品性。

    例:宋代《朱子語類》批判“惡穢之心,不可與言仁義”,指道德敗壞者。


三、典籍與權威辭書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定義:“肮髒污濁;亦指丑惡卑劣。”

    用例引《後漢書·列女傳》:“惡穢之質,終不可化。”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7卷,頁531)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污濁不潔;比喻品行丑惡。”

    引《論衡·雷虛》:“惡穢之身,天怒誅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頁392)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

    對“穢”的注解:“不潔者多雜草,故從禾。引申為凡不潔之稱。”

    (來源: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頁336)


四、語義關聯與演變

“惡穢”屬貶義強化型複合詞,其構成符合古漢語“同義連用”規則(如“污穢”“丑惡”)。從先秦至明清文獻中,該詞始終承載雙重指向:


結論:“惡穢”以字義疊加深化貶斥色彩,兼具物理與倫理雙重否定,是漢語中批判性極強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但核心始終圍繞“污濁可憎” 的本質。

網絡擴展解釋

“惡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惡穢”指污穢、肮髒,多用于描述不潔或腐敗的事物。例如《禮記·月令》中唐代孔穎達的注釋提到“水受惡穢,故有朽腐之氣”,說明該詞常與自然界的腐壞現象關聯。

二、詞源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

  1. 古籍注釋:多見于對經典文獻的注解,如《禮記》中描述水質受污染後的狀态。
  2. 道德批判: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行為丑惡、品德敗壞”,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四、相關說明

建議結合《禮記》原文及唐代注疏(如、2、4)進一步理解其古典語境,現代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

别人正在浏覽...

半空闆藍辯鬭變數器城河大和湯打璜表膽瓶單糖刁猾鼎盛浮圖恭遜貫道貴宅國家利益古往昏撓賤薄江館家世解白積潦積食僦功決計枯枝敗葉蠟書累绁廉鄙料吏蛎黃馬閘子迷邦蜜炬墨绖配甲坊破陣子強詞奪正任患戎門三匡欄折巾郭失落感睡龍四離湯主踏謡童子軍頽縱退座驝駞外庭問慰帖屋間架五郊香港車消絕曉術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