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恶秽的意思、恶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恶秽的解释

污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其臭羶” 唐 孔颖达 疏:“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恶秽(è huì)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恶”与“秽”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字源、词义演变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恶(è)

    • 本义:指罪过、不良行为。《说文解字》释为“过也”,引申为丑劣、污浊之意。
    • 引申义:在复合词中强化负面属性,如“恶臭”“恶疾”,强调令人厌恶的性质。
  2. 秽(huì)

    • 本义:原指荒田杂草,《说文解字》称“芜也”,后扩展为污垢、不洁之物。
    • 引申义:泛指道德或物质层面的肮脏,如“污秽”“秽行”。

二、复合词释义

“恶秽”融合二字核心含义,表达“极度肮脏污浊,令人憎恶” 的抽象或具象状态,具体分为:

  1. 物质层面:指腐败污浊的实体(如腐烂物、排泄物)。

    例:《黄帝内经·灵枢》载“恶秽不洁,不可食也”,强调不洁之物的危害性。

  2. 道德层面:形容卑劣丑恶的言行或品性。

    例:宋代《朱子语类》批判“恶秽之心,不可与言仁义”,指道德败坏者。


三、典籍与权威辞书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肮脏污浊;亦指丑恶卑劣。”

    用例引《后汉书·列女传》:“恶秽之质,终不可化。”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7卷,页531)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污浊不洁;比喻品行丑恶。”

    引《论衡·雷虚》:“恶秽之身,天怒诛之。”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页392)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

    对“秽”的注解:“不洁者多杂草,故从禾。引申为凡不洁之称。”

    (来源:中华书局,2013年影印本,页336)


四、语义关联与演变

“恶秽”属贬义强化型复合词,其构成符合古汉语“同义连用”规则(如“污秽”“丑恶”)。从先秦至明清文献中,该词始终承载双重指向:


结论:“恶秽”以字义叠加深化贬斥色彩,兼具物理与伦理双重否定,是汉语中批判性极强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但核心始终围绕“污浊可憎” 的本质。

网络扩展解释

“恶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恶秽”指污秽、肮脏,多用于描述不洁或腐败的事物。例如《礼记·月令》中唐代孔颖达的注释提到“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说明该词常与自然界的腐坏现象关联。

二、词源与构成

三、使用场景

  1. 古籍注释:多见于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如《礼记》中描述水质受污染后的状态。
  2. 道德批判: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行为丑恶、品德败坏”,但此用法相对少见。

四、相关说明

建议结合《礼记》原文及唐代注疏(如、2、4)进一步理解其古典语境,现代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阿保半轮蹦蹦跳跳臂鞴兵火步步为营不根之论叉竿逞快储油大闺女待业鼎台豆渣脑筋蠹蝝凡宇偾辙伏猛刮剌归鴈和鹄简惰建嗣解剖麻雀经济静斋津润懻中开线烂熟戮人明农内师宁封子暖气团排闼直入偏行虔洁清觞锓梓驱剪人样容裔伞子盐世贯使信水亭四八讼寃素未谋面戃怳贪墨炭薪淘空跳蹋头衔文察鼯鼪乌云压顶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