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虖的意思、惡虖的詳細解釋
惡虖的解釋
見“ 惡乎 ”。
詞語分解
- 惡的解釋 惡 è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兇狠:惡霸。惡棍。險惡。兇惡。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好美愛善 惡 ù 讨厭,憎恨,與“好(刼 )”相對:可惡。厭惡。好(刼 )惡。 好美愛
- 虖的解釋 虖 ū 〔嗚虖〕同“嗚呼”。 古通“乎”(.于:“休息虖昆侖之墟。”.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歎:“甯令從谀承意,陷主于不誼虖?”)。 筆畫數:; 部首:虍;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惡虖"是一個極其生僻的古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先秦兩漢文獻中,現代漢語已基本不用。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字義溯源與構成
- 惡 (wū):此處為疑問代詞,通“烏”,意為“何”、“哪裡”。(《漢語大字典》)
- 虖 (hū):古同“乎”,用于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漢語大字典》)
- 組合義:“惡虖”即“惡乎”,相當于“于何”、“在哪裡”、“怎麼”。它常用于疑問句或反問句中,詢問處所、方式或表示反诘。(王力《古漢語字典》)
二、語法功能與用法
- 詢問處所: 相當于“于何”,詢問地點或來源。
- 例: “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請問先生(您)擅長于哪方面?
- 詢問方式或原因: 相當于“怎麼”、“為什麼”。
- 例: “惡乎然?然于然。”(《莊子·齊物論》)—— 為什麼是這樣?這樣是因為它本來就是這樣。(此例更偏向哲學讨論中的追問)
- 表示反诘: 用于反問句,加強否定語氣,相當于“哪裡”、“怎麼”。
- 例: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況且水聚積得不深,那麼它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 (大鵬)哪裡需要飛到九萬裡高空再往南飛呢?它還要依賴什麼呢!(此處“惡乎待”即“何所待”、“依賴什麼”)
三、文獻例證與重要性
“惡虖”最著名的用例見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收錄的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
“且夫賢君之踐位也…惡虖可以已哉?”
(大意:況且賢明的君主即位…怎麼可以停止(功業)呢?)
此處的“惡虖”即作反诘副詞用,意為“怎麼”、“哪裡”。(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
“惡虖”是古漢語複合疑問詞“惡乎”的一種書寫形式(“虖”為“乎”的古字或異體)。其核心含義是“于何”、“在哪裡”、“怎麼”。它在句中主要充當狀語,用于詢問處所、方式、原因,或用于反問句中以加強語氣。該詞是研究上古漢語語法和詞彙的重要材料,但在現代漢語中已完全被“哪裡”、“怎麼”、“為什麼”等詞取代。其使用主要見于《莊子》、《孟子》、《史記》等先秦兩漢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惡虖"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虛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作為疑問代詞(同"惡乎")
讀音為"wū hū",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哪裡/怎麼"。這種用法常見于先秦文獻:
- 例1:《公羊傳》"魯侯之美惡乎至"(魯侯的美名從哪裡來)
- 例2:《孟子》"天下惡乎定"(天下如何安定)
二、作為感歎詞(同"嗚呼")
讀音為"wū hū",表示感歎語氣:
- 《韓詩外傳》記載晏子"惡乎!崔子将為無道而殺其君",此處表達強烈的悲憤情緒
補充說明
- 詞形演變:存在"惡虖""惡乎""嗚呼"等多種寫法,屬于同源異形詞
- 現代應用:該詞已退出日常用語體系,僅見于古籍研究
- 注意區分:與表示"兇惡"的實詞"惡"(è)有本質區别
建議在具體文獻中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功能屬性。若需更深入的語義分析,可提供具體出處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班史便附播田長嘯台稱歎癡懶觸目經心寸木岑樓大起居矴石高跱各行各業過味含漬龁肬荒署阍從将來式嘉願羁纏緊接扃鎖寄生階級疾言倨色谲怪之談絶識拘劫涼牀嵺嵺鄰老流謗露苗蠻荒梅派敏辨目瞪口呆盤旋飄萍斷梗前部前哨戰秦絲蚑蚑乞援啟征篩寒灑白山邱設佛聖學生硬恃寵實覈石棱所化通彙晩米味口萎靡沃漏祥風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