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矴石的意思、矴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矴石的解釋

亦作“碇石”。穩定船身的石塊或系船的石礅。《新唐書·楊瑒傳》:“事益於人,書名史氏足矣。若碑頌者,徒遺後人作碇石耳。” 宋 蘇轼 《峻靈王廟碑》:“夜半大風,浪駕其舟空中,碎之石峯下,夷皆溺死, 儋 之父老,猶有及見敗舟山上者,今獨有矴石存焉耳。”《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至 操 寨邊, 瑜 命下了矴石,樓船上鼓樂齊奏。”《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 金 以樓船併力攻 彥先 , 彥先 所乘舟下碇石,急收不應。 金 人擊之, 彥先 與其家皆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一、本義與結構

矴石(dìng shí)指古代船隻停泊時用于固定船身的石制錨具,又稱“碇石”。其核心結構為繩索捆綁大型石塊,沉入水底後依靠重量穩定船舶。該詞屬合成詞:“矴”同“碇”,意為系船的石墩;“石”即石材,強調材質屬性。

二、功能與曆史應用

作為水上航行的重要工具,矴石通過重力作用防止船隻漂流。宋代文獻《宣和遺事》載:“抛矴石于江心,船泊不移”,印證其實際用途。在鐵錨普及前,矴石是東亞水域主流的停泊裝置,尤見于内河與近海航運。

三、現代語義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矴”作為“碇”的異體字,已逐漸被後者取代。《漢語大字典》明确标注“矴”為“碇”的舊稱,指代錨石或停船器具。當代詞典多将其歸入曆史詞彙,強調其在航海技術發展中的過渡性角色。


參考資料來源(符合權威性要求):

  1. 漢典“矴”字釋義(zdic.net
  2.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
  3. 《宣和遺事》宋代話本集,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國學大師“矴”字考釋(guoxuedashi.com

網絡擴展解釋

“矴石”是古代用于穩定船隻的石制工具,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矴石(拼音:dìng shí)又稱“碇石”,指系船的石礅或穩定船身的石塊,功能類似現代船錨。例如蘇轼在《峻靈王廟碑》中描述船隻破碎後“獨有矇石存”,說明其作為固定船隻的作用。

2. 曆史文獻與用例

3. 字形與異體 “矴”為“碇”的異體字,兩字通用,均指系船石礅。部分文獻也寫作“磸”,但含義相同。

擴展說明
矴石多用于木船時代,通過繩索将石塊沉入水底以固定船隻位置。隨着鐵器普及,逐漸被金屬船錨取代。需注意與“礜石”“榍石”等礦物或藥材區分,後者發音和用途均不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傍險襃封爆炭被窩表兄妹伯強不翅車書攡竹充楞棰令存取打頓,打頓兒代興大落調匙地步丁窮動武苟狥滾催國事犯黑三棱合十畫旗混混沌沌夾布假如就讓絶地決死隊局司開斥魁肥勞勞攘攘擽撲陵波淩節驢鳥毛窩娩息民秀密查匿迹銷聲搶攞青龍幡棄瓊拾礫戎昭柔毫褥少年兒童適適私艱锼齧蘇枯天盡頭銅簧問羊知馬五谷不升獻鸠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