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扃鎖的意思、扃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扃鎖的解釋

亦作“ 扃鏁 ”。鎖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 寧王 ﹞忽見草中一櫃,扃鎖甚固。”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賈人妻》:“閲其家,豐儉得所,至於扃鏁之具,悉以付 立 。” 宋 黃庭堅 《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詩:“中有寂寞人,靈府扃鎖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扃鎖”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ōng suǒ,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結構與詞源


文獻用例

  1. 唐代典籍:
    • 《酉陽雜俎》描述草中櫃子“扃鎖甚固”,指櫃門被嚴密鎖閉。
    • 《集異記》中“扃鏁之具”指代鎖閉家宅的器具。
  2. 宋代詩詞:
    • 黃庭堅詩句“靈府扃鎖牢”,比喻内心封閉,情感不外露。

現代使用

該詞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需注意語境適配性,例如:


如需更多曆史用例或語義演變分析,可參考語言學文獻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扃鎖——揭示它的意思、構造、來源和相關詞彙 扃鎖是指一種用于關閉門窗等的器具,其作用是固定門窗,防止它們被無關人員打開。扃鎖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扃和鎖。扃的部首是手,兩個筆畫;鎖的部首是金,共十三個筆畫。

扃是一個古老的字,最早用于先秦時期的《莊子·秋水》一文中。然而,後來在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從原先的“⺌⺌”演變為現在的形态“⺤”。同樣,鎖字也是一個古漢字,在漢字形态的發展中,鎖的形狀從“鑰”演變而來,這在現代簡化字中仍可見。

來看看扃鎖的繁體字形式。扃的繁體字形式為「摒」,其外貌與簡化字形式相似,隻是在上方多了一個“手”的附加部分。「摒」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如《尚書·禹貢》有“摒扃敝迹”的記載,意為摒棄舊痕迹。鎖的繁體字形式為「鎖」,其形态中加入了更多的金屬元素的裝飾線條,使其更具華麗感。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不同于現代簡化字,扃字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組合字,上部是手,下部是冬,形似拿着門把手的手的形态。鎖字在古時候的寫法更接近現代的繁體字形式,上部是鑰,代表鑰匙,下部是金,代表金屬。

以下是一些例句中扃鎖的用法:

1. 拿起扃鎖,順時針轉動即可将門鎖上。

2. 這扇門的扃鎖已經損壞,需要修理。

3. 請确保将扃鎖牢固地鎖好,以防止入侵。

扃鎖相關的組詞有:扃鈕(門把手)、扃門(門的一部分)。

與扃鎖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門闩、門栓,它們都是用來關閉門窗的器具,不同之處在于構造和使用方式不同。

相反地,扃鎖的反義詞是門開、敞開,它們表示門窗處于開放狀态,沒有被鎖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