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渎田的意思、渎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渎田的解釋

開溝渠而溉田。《管子·地員》:“夫 管仲 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瀆田悉徙,五種無不宜。” 尹知章 注:“瀆田,謂穿溝瀆而溉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渎田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殊地理含義的農業術語,指分布于河流溝渎(人工或天然水道)兩側的低平田地。《管子·地員》篇記載:“渎田悉徙,五種無不宜”,指此類田地因臨近水源、土壤濕潤,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其名稱源于“渎”字本義,《說文解字》釋渎為“溝也”,《康熙字典》引申為“江河淮濟為四渎”,可見其與水域的密切關聯。

從土地特征分析,渎田屬于沖積平原或人工灌溉區,土壤質地以“塗泥”為主(《尚書·禹貢》),具有“土潤易耕,水潦可排”的優勢。漢代農書《氾勝之書》提及此類田地適合稻作,印證其在水稻種植史上的重要性。唐代《通典·食貨志》更将渎田列為“上田”等級,反映其在古代農業經濟中的特殊地位。

需注意的是,現代地理學中已無此專稱,但相關概念可對應當代“河漫灘農田”或“灌溉農業區”。研究該詞時,可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中《尚書》《周禮》的疏解,以及《中國曆史地理大辭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渎田”一詞的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語境綜合理解:

  1. 本義解釋(農業水利)
    根據《管子·地員》記載及尹知章注解,“渎田”指通過開鑿溝渠引水灌溉農田的行為。例如原文提到“渎田悉徙,五種無不宜”,尹知章注“謂穿溝渎而溉田”,強調其作為古代農業水利工程的實際功能。

  2. 引申義争議(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定義為成語,解釋為“不尊重農田、破壞農業生産”。但此釋義缺乏古籍直接佐證,可能與“渎”字含“輕慢”之意(如“亵渎”)産生的引申聯想有關,需謹慎使用。

建議參考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

暗處安言巴且北房蔔工恻焉承睫池苑畜食村父老大管當行本色丁徭鬥雞戲飛禽走獸風源浮誇風符帖高見遠識高談虛論汩陳桂子國家黑虎跳皇治恚罵甲妓狡憤浃日記家金城湯池精詣爵帛儁桀龛虣口觜樂全靈金籮筐罵辱南極仙翁鳥堞歐秦怦營确乎不拔喪幡三監使聘使團石限水印素袍萬花筒文雄霞彩紗纖恡纖缛小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