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狡憤的意思、狡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狡憤的解釋

謂狡戾憤懑。《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 杜預 注:“狡,戾也。憤,動也。” 孔穎達 疏:“言馬之亂氣狡戾而憤滿。” 清 方苞 《轅馬說》:“駑蹇者,力不能勝;狡憤者,易懼而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狡憤”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發音為jiǎo fèn,由“狡”(狡猾、狡詐)和“憤”(憤怒、憤懑)組成,形容心機深沉且情緒激憤的狀态。既可指人的性格特質(如狡詐易怒),也可描述動物或事物的躁動不安。


二、詳細解釋

  1. 古典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杜預注:“狡,戾也;憤,動也。”原指馬的狂躁氣息,後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因狡詐偏執而引發的憤懑情緒。

  2. 用法擴展
    清代方苞在《轅馬說》中以“狡憤者,易懼而變”進一步擴展其義,強調這類性格易因恐懼而突變,常用于批評心術不正且情緒不穩定之人。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該詞屬生僻成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語境謹慎選用。如需更權威的古典例證,可參考《左傳》及杜預、孔穎達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狡憤》這個詞的定義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狡憤》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人狡詐而又憤怒的樣子。

狡憤的拆分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狗(犬)和忿(心),狗在這裡代表狡猾,忿代表憤怒。

狡憤的筆畫為13畫。

《狡憤》的來源

《狡憤》一詞在漢語中的出現較晚,出自明代楊慎《臨國纂語》一書中。其後,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描述人狡猾憤怒的一個詞語。

《狡憤》的繁體字

《狡憤》的繁體字為「狡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狡憤」一詞的寫法常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憤」的古字寫作「憤」,而在《說文解字》中,「憤」的古字寫作「憤」、「憤」又作「忿」。這些寫法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字形的演變和古代對字義的理解有所不同。

《狡憤》的例句

1. 雖然他表面上對這件事很平靜,但你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内心的狡憤。

2. 面對這樣的無理要求,他感到憤怒而又狡猾地找尋應對的方法。

與《狡憤》相關的組詞

1. 狡猾:形容人聰明而狡詐。

2. 忿怒:形容因受到刺激而産生的憤怒。

3. 憤懑:形容因某事而感到憤怒而又不便外露。

4. 憤恨:形容因受到傷害或不滿而産生的憤怒和憎恨。

與《狡憤》相關的近義詞

1. 詭詐:形容人狡猾而不可信任。

2. 憤怒:形容因某事而産生的強烈不滿和憤慨。

與《狡憤》相關的反義詞

1. 善良:形容人品德高尚且正直善良。

2. 和善:形容人态度友好和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